省电视台《非遗记忆》节目组到来的前一天,凯寨下了一场暴雨。龙安心蹲在合作社门口,看着雨水在泥地上砸出无数小坑。他的手机震动个不停——北京那位订购"十二个太阳"银镯的张教授又发来消息,问能否再加订一套"蝴蝶妈妈"胸针。
"阿耶!"吴晓梅的声音从里屋传来,"来看看这个!"
龙安心转身时,一滴雨水顺着屋檐落在后颈,冰得他一激灵。屋内,吴晓梅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。那是她刚收到的邮件,来自上海一家文创公司,想批量订购"古歌周边产品"。
"什么叫周边?"吴晓梅用铅笔尾端挠了挠发髻,银簪上的蝴蝶坠子晃个不停。
龙安心扫了眼邮件:"就是...印着古歌图案的杯子、本子之类。"
"像这样?"吴晓梅从抽屉里拿出个皱巴巴的纸杯,上面印着卡通化的"苗族少女",旁边还有行字:神秘苗疆,蛊惑人心。
龙安心的胃部一阵绞痛。这是上次去县城在奶茶店看到的,当时他就觉得不舒服,却说不上来为什么。
"我们不做这种。"他把纸杯捏扁扔进灶膛,"要做得像务婆的歌那样...有根。"
吴晓梅若有所思地点头,突然眼睛一亮:"能不能...把古歌里的故事绣在实用东西上?比如装果脯的布袋?"
正说着,院门被推开。务婆拄着拐杖冒雨进来,蓑衣上的水珠在地上汇成一小片溪流。老人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层层打开后露出本泛黄的手订册子。
"《开天辟地》全本。"务婆用树皮般的手指轻抚封面,"我二十岁时记的,现在眼睛不行了,你们拿去对着录。"
龙安心小心接过。册子内页是用毛笔写的苗文,夹杂着些奇怪的符号和图画。在"十二个太阳"那章旁边,画着十二个大小不一的圆圈,每个圈里都有不同的花纹。
"这是..."
"十二座山。"务婆指着那些花纹,"老辈人说,每个太阳照着不同山头,长出的果子味道不一样。"
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。这个细节连最新整理的古歌资料里都没记载。
"阿婆,"吴晓梅轻声问,"这些山还在吗?"
务婆眯起眼睛:"雷公山、月亮山、韭菜坪...还有几座,名字都忘了。"她突然咳嗽起来,龙安心赶紧递上刺梨茶。老人喝了一口,摆摆手:"人老了,歌也老了,趁我还记得,多留点给后人。"
雨停时已近黄昏。龙安心帮务婆回家后,发现吴晓梅还在研究那本歌册,桌上摊着十几张草图——她把十二座山的符号转化成了刺绣纹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