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楼的大梁换新那天,整个寨子像过节一样热闹。男人们合力将那根粗壮的杉木抬上屋顶,女人们在下面唱着《上梁歌》,孩子们争抢从梁上抛下来的糯米粑粑。龙安心站在人群中,看着阿吉和其他年轻人小心翼翼地将大梁安放到位,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。
"龙哥!"张明突然挤到他身边,手里举着手机,"刚收到的邮件,大问题!"
手机屏幕上是一封英文邮件,来自法国的客户。龙安心眯着眼睛辨认那些字母:"图案...不一致?质量...下降?什么意思?"
"他们说收到的三十套'十二个太阳'礼盒,里面的绣片图案严重走样,"张明快速翻译道,"蝴蝶纹的触角变成了直线,星辰纹缺了几颗角...要求全部退货,还要我们赔偿违约金。"
龙安心的后背沁出一层冷汗。这批货是上周发出的,专门按照法国博物馆的要求定制的高端礼品,单套售价高达一千二百元。如果全部退货加上赔偿,合作社半年的利润就泡汤了。
"不可能,"他摇头,"每套绣片都是吴晓梅亲自检查过的。"
"但邮件里附了照片,"张明划动屏幕,"你看,这绣工明显粗糙多了。"
照片上的绣片确实有问题——线条僵硬,配色混乱,连最基本的"三正一反"纹样规则都没遵守。龙安心的心沉了下去,这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根本不懂苗族刺绣的人做的。
"去合作社,"他转身挤出人群,"查这批货的全程记录。"
合作社的办公室里,龙安心翻出最近一个月的生产日志。根据记录,那三十套绣片应该是由吴晓梅的堂叔吴老四那组人完成的。但吴晓梅作为质检员,在验收栏签了字。
"吴晓梅不可能放过这种错误,"龙安心喃喃自语,"除非..."
"除非她没看到实物。"张明接话,指着物流记录,"看这里,这批货是半夜突然加单,吴老四说他们组连夜赶工,第二天一早直接发往县里快递点,绕过了常规质检流程。"
龙安心抓起外套:"找吴老四问问。"
他们在寨子西头的酿酒坊找到了吴老四。中年人正和几个亲戚品尝新酿的米酒,脸上泛着红光。看到龙安心,他热情地招手:"来来来,尝尝今年的新酒!鼓楼修好了,该庆祝庆祝!"
"四叔,"龙安心没接酒碗,"上周发法国的那批绣片,是你组里做的?"
吴老四的笑容僵了一下:"是啊,怎么了?"
"客户说图案全错了,要退货赔偿。"
酒碗"咣当"一声掉在地上,米酒洒了一地。"不可能!"吴老四的声音陡然提高,"我们按图纸做的,一模一样!"
龙安心拿出手机给他看照片:"这像是一样吗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