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家没有自行车,买自行车又是钱又是票,也暂时不是许静初能消费的级别。所以,她甩掉自己脑子的介意,告诉自己想多了。接触了快一年,商力岭不是小气的人。
“力岭哥,自行车我要用几天,你方便吗?”许静初开口。
“方便。”商力岭应道,随即又说:“你一个女孩子,自己在外面要小心。”
“知道了,你需要自行车的时候提前告诉我,我还回来。”许静初只得没皮没脸的继续找商力岭借自行车。
今天她要去进布,要和那三个裁缝定价,定衣服。
这三个人,一位是上了岁数的老太太,比章秋韵年岁更大。人人都叫刘奶奶。刘奶奶心灵手巧,从做姑娘时,就擅长女工。嫁人后,因为做衣裳的手艺一绝,又在婆家专门负责做一大家子的床单被褥,衣服帽鞋。年岁大了,虽有儿女养着,刘奶奶也不甘闲着,接点帮邻居们做衣裳的零活。
另一位是姓陈的寡妇。陈寡妇命苦,丈夫早逝,她一个人靠着做零活养活一儿一女两个孩子。
还有一一位年岁和章秋韵差不多,因嫁得近,人们并没有以她在婆家的身份称呼她,反倒是还喊她在娘家的称呼,杜三姐
杜三姐的儿女已成婚,丈夫是皮革厂的工人。杜三姐自己整日在家,闲的无聊。
这三个人中陈寡妇要价要的最低,听乡里乡亲说,陈寡妇为了维持生计几乎啥活都接,要的价格也不高。为此遭受了周围胡同其他裁缝的白眼,可是陈寡妇硬着头皮还是这样做。没办法,她缺钱。
许静初于心不忍,虽然陈寡妇要价低,但她给陈寡妇的报价和那两位相同。
定了样子和下次拿货的时间,预付定金后,许静初手里的钱已经剩的不多了。勉强够拿完这批货后的尾款。给裁缝们布置完任务后,许静初也没闲着,回家疯狂踩缝纫机做衣裳。赶着周末,如果她能卖出去两件就好了。
疯狂踩缝纫机做衣服不仅是为了赚钱,更为了让自己忙起来。如果下成绩的时间和每年差不多的话,下周可能就要出成绩了。
许静初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,她觉得自己能考上大学,但是考不上好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她临时学一年的水平,怎么说也不上人家天天在学校学习。
连林霆宇人小鬼大的,都能看出许静初的心里的慌张,甜嘴的安慰道:“静初姐,你别着急,我昨天向月亮问了你的成绩。”
“她怎么说啊?”许静初不忍心打断孩子的想象,配合着说。
“她掐指一算说,全京都的学校任你挑。我哥的老师跪着求着让你去他的班里学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