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0章 意象(2 / 2)

每次敲击声过后,灵气浓度便会浓郁几分。

这是组成光幕的物质被震荡了下来,逸散成游荡于天地之间、可供人类吸收修炼的灵气。

全知之眼转移了话题。

【你知道「编纂史官」的符文是用什么东西写出来的么?】

那个可以看上去可以吞没一切光线的符文?

苏允摇了摇头。

【它的那些符文是用它的‘笔’写出来的】

“什么笔?我去买两支。”

苏允随口扯出的笑话没有逗笑全知之眼,它的心情很沉重。

幸好它和苏允的沟通方式是用黑字映照在苏允的瞳孔里,这样苏允就感知不到它的情绪,不会徒增恐慌。

全知之眼回答道。

【你买不到,‘笔’是它的「意象」衍生】

【不只是‘笔’,它还有‘纸’】

【‘笔’和‘纸’都是它的「意象」衍生】

全知之眼特地在意象那里标注了一下,表示这是个重点。

“意象?”苏允琢磨了一下,“这不是个艺术手法么?”

尽管苏允的语文不好,但关于这种基本的概念他还是知道的。

他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解释【意象】的那段话。

......

“意象是文学作品中,借助客观景象来寄托观情思的手法。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,

意,指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、思想、意念等,是内在的、精神层面的内容。

情感是‘意’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喜怒哀乐这些情绪。”

“象,是指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象,比如冬天的梅花,夏天的梧桐。”

讲台下,是无数个看着语文老师的学生,他们的头从第一节课抬到了现在,还要再上一节课就能去吃晚饭了。

语文老师看着学生这么认真,她满意地点了点头,继续说:“把‘意’寄托在‘象’上,便是‘意象’。

‘意象’便是‘寓意之象’,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。”

“意象之间可以互相组合,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情感,营造更具层次感的意境,还能丰富作品的表达维度。”

比如最广为人知的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中,“枯藤”和“老树”“昏鸦”组合,一步步加强阅读者的印象,描绘出毫无生机的暮秋景象。

但如果只是“藤”、“树”和“鸦”,则什么都描绘不出来。

“树”和“老树”、“藤”和“枯藤”的区别便在于此。

“树”是客观存在的物象,不带任何情感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