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在清军的战略之中,本没有将这里放在心上,几乎是一块弃地。所以东虏才这么容易得手。
张轩得到消息之后,立即让李过在樊城原址上立寨,为将来重建樊城做好准备。
好消息后面,就有一个坏消息。
阿济格动作很快,曹宗瑜根本留不住,已经与曹宗瑜脱离了接触,向北方而去。曹宗瑜追之不及,也不敢追得太狠,只能步步为营北上。还好清军似乎没有留守的意思。
大片大片的土地都放弃了。
真正对多铎所部有威胁的,也就是周辅臣所部的水师。
这个时候,不仅仅是周辅臣所部,还要加上郑泰所部,两部水师加在一起,也不过万余人而已,但是这万余人让多铎很是烦恼。
多铎站在汉江北岸,远远的眺望汉江之中的船队。
汉江上游本不是太宽。也限制了船只的数量,但是以这些船只对付浮桥,还是非常轻松写意的。
多铎只能看见两岸几十门大炮从两侧封锁江面,大炮轰击船只。
似乎是因为孔有德之死,再加上孔有德丢在岘山上面的大炮,让清军的火力有了极大的下降。
如此一来,这些火炮看上去很是威猛,但是实际上的伤害并没有那么大。
反而是夏军的水师冒着火炮的轰击,轰击浮桥,一时间什么火器都有,如火炮,火箭,乃至各种爆炸物,引火物。不过一会功夫,就将浮桥给点着了。熊熊燃烧的浮桥,就好像是一条火龙一样。
一时间燃烧不尽。
而夏军水师也不是毫发无伤的,一会儿功夫,就一艘船吃了好几炮。船上的伤亡不去说他。单单是多铎就能看出来,这一艘船的吃水线猛地下降了不少。
夏军水师的反应很快,立即开始撤退。
但是不过一会功夫,另一队夏军船队就过来了。
他们拼命想办法,截断固定浮桥的铁链。否则等一会儿,船队不能继续逆流而上。而这一道浮桥,并不是清军唯一一道浮桥,虽然折损不少,但是多铎手中最少也有十几万人马。
十几万人马渡江,如果仅仅用一道浮桥,必须有数日,十数日才行。
在周辅臣等水师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,延迟了清军渡河的时间,最后多铎甚至将落到最后面的万余清军,丢下去不管了。很快被各路追击夏军团团包围,获得一场不大不小的胜仗。
当然,过了汉江之后,夏军的追击,更加迟缓,充满了一种送客式的追击。张轩也没有多关注这些事情,而是将这一件事情交给了杨承祖。
杨承祖在这一场大战之中的表现,虽然在水准之上,但是并不算太好,毕竟岘山这个关键地方是在他手中丢失的,而被张轩夺下来的,追击战,只要小心,清军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。而且以现在的情况,清军留守南阳的可能性并不大,所以给杨承祖一些收复失地的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