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陈永华!”张轩好像忽然听见这个名字一样,说道:“他叫陈永华。”
其实他并不是第一次听这个名字了。陈永华第一次见张轩的时候,也是报名而入的,但是张轩当时并没有注意,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这一点了,心中暗道:“这个名字比较熟悉。好一阵子,将陈永华与陈近南联系在一起。
心中顿时生出一丝兴趣,说道:“让他过来吧。”
陈永华来到张轩马前,行礼说道:“拜见郑王殿下。”
“郑王”这个称呼,很少有人在张轩身边说,原因很简单,大家都称呼张轩为监国陛下。而陈永华这样叫,也表明了一些郑氏的态度。
张轩说道:“陈大人所来何事?”
陈永华说道:“郑王殿下,何以出尔反尔?”
“出尔反尔?”张轩说道:“陈大人何出此言?我对陈大人承诺了什么吗?“
陈永华此刻才想到,好像张轩根本没有对他承诺什么。一时间有些语塞。他此刻更明白一点,张轩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东征。用一种咬牙切齿的语气说道:“郑王如此视闽王殿下为无物。”
张轩说道:“孤与你家殿下的约定,你知道不知道?”
陈永华当然知道了,郑成功为了怕张轩反悔,早就将两人的约定传得沸沸扬扬了,到处都是了。陈永华说道:“自然是知道的。”
张轩说道:“孤让闽王一个先手,你有什么不满意的。”
一时间陈永华有一点点语塞,不知道说什么是好。
张轩用马鞭轻轻一点说道:“既然你没有话说,就先下去吧。”
不用,张轩说话,立即有侍卫将陈永华给拖了下去。这一次陈永华没有挣扎,不过片刻就被拉下去了。
张轩看着陈永华的样子,谁也不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读书人,后来成为了郑成功的柱石之臣。张轩有意挖角,只是郑成功派他来,估计已经是心腹之流了。恐怕不好挖。
在武昌城之中,大军西进,沿着汉水逆流而上,用不了多长时间,就能兵临襄阳。
而此刻的襄阳城中,气氛虽然有些严肃与压抑,但是并没有多少动乱。
如果说起来,襄阳一战打的时间并不比金华一战短。甚至更长一点。清军郑亲王济尔哈朗在清军南下的时候,与多铎分并进击,一头撞在襄阳的铁壁之上。撞了个头破血流,想了好些办法,连续攻了好一个多月,还是没有拿下来,反而自身损失不小。。
不过损失最多的是西北绿营。也就没有什么了。
襄阳城本来就是一座十分坚固的城池,占据了地利,与樊城隔江相望,呈双城结构,互相支援,再加上夏军一开始就掌握河道的权力,有这个权力,就能对襄阳城之中进行补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