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历史小说>明末求生记> 第九十六章 川中战事再起三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十六章 川中战事再起三(2 / 2)

说起来,杨景新本人还是很有才能的。

或许与他父亲,杨展相比,自然有几分虎父犬子的感觉。但是毕竟是杨展在身边一手带大的,言传身教出来的。

所谓,将门。就是如此。

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,固然有赵括这样的纸上谈兵之辈,但大部分人都还是值得信任的。杨景新就是如此,他或许不是大将之才,但是做先锋,却是足够了,再加上杨展在四川的影响力。

杨景新一打出来杨展的招牌,立即有数路明军来投奔。

他们就是杨展的旧部。

当然了,有多少人拥戴杨展,就有多少人嫉恨杨展。特别是瓜分杨展地盘的人。对杨景新的出现,是决计不能容忍的。故而不用吴三桂招呼,他们就大军聚集,抵挡杨景新。

随后李定国大军入川。一方面势如破竹。但又让川南各路军队,感受到熟悉的感觉。

他们纷纷联合起来。

怎么说,在他们看来,而今是所谓夏军,不过是当初的大西军换了一张皮而已。

川南明军大部分都是军阀,而他们这些军阀是怎么来的,都是被张献忠的大西军打出来的,张献忠将四川的统治结构给打乱了。上不知下,下不知上。只是在地方士绅,还有各地官员的主持之下,重新组织起来的人马。

也就是他们的根基不在朝廷,而在地方。虽然借了明朝的名义,但是与朝廷之间联系已经很薄弱了。

这一点,或许是川中能出杨展这样敢战的大将的缘故,也是为什么最后清军要将四川杀成无人区的缘故。

所以说,这些军阀包括杨展在内,与大西军都有深仇大恨。

杨景新如果知道他会被李定国统辖,他当初也未必会投奔夏朝。只是世事无常,到了这个地步,他没有再次改换门庭的勇气了。不过,杨景新这样的人也有不少,就算是滇军之中的主张靠近朝廷的一派,与刘文秀,艾能奇等人意见相左。

不过这样的人在云南不多,但是在贵州却有不少。

而吴三桂从重庆撤军之中,直接加入川南战场后,李定国与吴三桂就形成了僵持的局面。

李定国是名将,但是吴三桂的手段也不弱。真要惹急了,与清军掰掰手腕,吴三桂本部也未必会输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