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而今水战之中,火炮为上。故而在一艘船之上,操船的人手,操炮的人手,肉搏的人手也大大压缩了,周辅臣所部战舰数百艘,总计三万多士卒,还分在襄阳,重庆一些,身边的士卒不足三万了。
这些士卒之中,可以用来跳帮肉搏的人手。几乎大半在这里了。这也因为水师编制之中,根本没有水师陆战队。登陆作战,从来是抽调船上的人手。这也算是惯例了。
这一场厮杀下来,就要空了。
待周辅臣调整过来,严阵以待,层层火力压制之下。远处红夷大炮,近处各种佛郎机炮,虎蹲炮,近处就是火铳弓箭标枪。层层叠叠的压制之下。清军水师一时间撼动不了。
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。
在乱战之中,清军水师还是有办法的。但是一旦正儿八经的大战起来,夏军水师有了准备,层层叠叠之下,厚实的如同步兵战阵一般,清军水师匆匆成军,乱战之中,还可以呈一时威风。但是陷入苦战之中,却未必有韧性了。
对军队来说,韧性更多是来自军队训练。彼此配合,还有坚强的意志,这些都不是清军仓促成军的水师可以办得到的。
双方炮矢相接,彼此厮杀,大船相隔不过几十米,红夷大炮的威力之大,可以称之绝伦,炮弹几乎是穿船而过,船舷几寸厚的实木都挡不住,此刻就好像是两人相互用长刀互相刺杀。
这样的距离之下,大炮大半都能射中。每一门射中的炮弹,最少杀几个人。夏军在周辅臣的训练之下,能做到前仆后继,始终不移。但是清军却未必能够做到了。
小孤山之上,黄梧见状,立即见好就收。令旗挥舞之下。
清军水师立即撤退。
只是清军水师想走却没有那么容易了。夏军水师立即追了过去。不过,在小孤山之上,黄梧早就有了准备,见夏军追击,一堆火炮轰击之下。周辅臣也只能见好就收。
一场大战,夏军先败后胜,草草结束了一天的混战。
周辅臣看着夕阳之小孤山,重重一拳砸在船舷之上。只锤的手面出血。说道:“撤吧。”
周辅臣只退回三十里之外的水营之中,清点伤亡,真正伤亡最多的,也是清军水师冲过来的时候,那一段时间,损失最多,真交战的时候,双方死伤相当。夏军也没有折进去多少船只,论起真正的战船。反而清军的战船损失不少。
原因很简单,夏军的战船,都是数年之间,南京船厂专门建造的。而清军的战船,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,什么船都有。交战之中,自然是最先折损掉。但是人员伤亡,却是大了去了。
可以这样说,水师之中,战船之上,各有司职。有人专门掌炮,有人专门掌帆。有人专门肉搏,但是很多时候,他们的职责也是可以共通的,毕竟同舟共济,掌炮的未必,不能被临时协助掌帆,掌帆的也未必不会临时调过去肉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