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时候,清军自然是各自保重各自的本钱。
清军军阵就崩溃了。
周辅臣见此,更是咬着不放了,大军追了过去。
只是这就顺流作战的问题了。
逆流作战的话,虽然诸多不便,但是却有一个优点,那就对方是顺流而下,要是逃的话,却是逃不了。而此刻清军逃走的话,是顺流而下,一路顺风顺水。速度极快,即便是周辅臣极力去追。也追不上来。
就在周辅臣心中叹息,正准备下令收兵。
却在这个时候,一支船队从南边杀了出来,周辅臣看了,大喜过望,他看的分明,正是夏军水师,这一支水师就是从小孤山南面水道冲过来的船队。
只是周辅臣却觉得,这一支船队少了许多船只。
周辅臣这一眼,却是不错的。
小孤山南边水道,本来是两岸火炮封锁。但是小孤山上兵力调到北边,火炮也稀稀疏疏的,但是南岸的火炮数量却也不少,更加让人惊心,却是湍流的水流,还有水下的一些乱石,木桩。以及其他很多布置。
夏军水师从这里过来在,有一小半,被撞沉的撞沉,搁浅的搁浅。一连弃了好多船,损失了不少船只人马。这才硬生生冲过这一段水域。
不过,这个时候,周辅臣并没有在意这个,战场之上,胜利才是最重要。伤亡是位居次其次。所以在胜利之前,伤亡如何,周辅臣现在问都不问。
又了这一支船队在,周辅臣更是奋起精神。大杀特杀。
一连追杀数十里,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只船只沉入江中。只剩下一根桅杆露出水面之上。有些是半沉在水中,上面不知道不被打了多少窟窿,进了多少,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造船材料大多是木头,自身带有浮力。这才勉勉强强的半身不遂的浮在江面之上。如果能得到及时的修理,或许还能抢救过来,但是如果放任不管,大概在几个时辰之后,就能沉入长江之中了。
其实比起这些沉的,残的船只。更多的是被俘获的。逃脱的。
毕竟在水面之上,比不上陆地之上。一心想逃,顺风顺水之上,再一路抛弃重物,速度极快。只要不是倒霉的很,抓住的几率不高。而且从南边截过来的战船实在不多。拦截下来的也不是太多的。
至于俘获的船只,更多的是自己投靠过来,主动投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