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轩可以昧下来这一笔钱。
张轩心中很是惭愧这一点,但却不得不这样做。只是心中暗暗记下来了,将来财政宽裕了,这一笔钱决计一文也不少的拿出来,否则张轩又有何脸面见这些旧部于地下。
即便如此,张轩将大笔抚恤金给挪到地方上,他估计他手中也要有二百多万两的现钱才行。
而军中只有几十万两,而且还要支付下月的饷银。
张轩从来是不拖欠饷银的,明军的例子就在哪里摆着,欠饷对战斗力的损害实在太大了一点。夏军的战斗一直这么强,固然有张轩的各种改革,但是更有张轩一直坚持的一点,那就是从来没有欠饷。或许因为驻扎地的缘故,各地运送军饷的时间不同,各地关饷的时间不同,但是从来没有欠饷之事。
最多因为道路问题,耽搁数日,或者从本月拖到下月初。
这种情况在士卒的眼中根本不算欠饷。唯有那些一拖数月的才算得上欠饷。
不过而今有了这一大笔银子,张轩手头立即宽裕了,再加上他之前就向武昌催了一笔款子,算算时间也该到了。总之这一才财政危机,不管怎么说,也算是过去了。既然手中有了银子,自然没有拖欠的意思。
张轩不等手中的银子沾手,就大笔一挥,将这银子给发放下去了。
郑廉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,将张轩身边的文员一个个派了出去,将银子当着士卒的面,一个个清点数目,发放下去。
很多时候银子到位了,很多问题也都解决了。
本来一场恶战下来,死了这么多人,下面的士卒难免有一些士气低落,但是大笔的银子发了下来。所有士卒的士气都高昂起来了。很多士卒的赏赐,都是他们好几年的军饷。
一般士卒一年不过十八两而已。
而今日赏赐,小卒之中最多的有二百两的,当然了 等待他的,不仅仅是发财,还有升官。在张轩的培训之下,军官的伤亡率远远高于士卒,很多时候,下级军官都冲在最前面。
死伤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故而张轩需要提拔不少在这一战之中表现好的士卒,才能够填补这些空缺。有升官的有法财的,一时间全军上下一片欢腾。之前伤亡惨重的士气低落,不知道扫到什么地方了。
对于很多士卒来说,他们不怕死,就是怕死的没有价值。这年头乱世之中,谁的性命能得到保证。即便不从军,就不死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