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道场归于寂静。
屠长秋、雷青松、楚耀天等三十六位大能者,全都脸色难看,心生难以言喻的惊悸。
之前,还是踏足上五境之巅,高高在上的绝世大能。
转眼间而已,就已跌落到玄元境层次!
这落差太大!
过往漫长岁月中,他们在灵苍界呼风唤雨,睥睨众生,已太久不曾体会过这种“变弱”的滋味。
以至于,他们都一时难以接受。
“怎么会这样?”
有人满脸惊容。
“该死,这悬壶书院的春秋道场,难道就无解?”
有人已无法淡定,心神动......
雪未落,风却起得愈发急了。
稚问学院的玻璃穹顶下,那粒“你是否也曾害怕,自己不值得被听见?”的种子,早已在人心深处扎下根须,悄然蔓延成一片看不见的森林。十年过去,世界变了模样??不是轰然巨变,而是如春水融冰,无声无息地渗入每一寸土地、每一道眼神、每一次呼吸。
东京的“倾听塔”前排起了长队。人们不再羞于开口,哪怕只是低声呢喃一句:“我今天好累。”光点便从塔顶升起,像萤火般汇入星河。科学家说,这些微弱的问题之光,在承问星环中不断碰撞、融合,竟开始自发形成某种类意识结构??它们会“记忆”,会“回应”,甚至会在某些夜晚,主动向地球投射出只言片语的启示。
但“终答团”的阴影也从未退去。
他们在地下建造了“静默圣殿”,用反共情波频屏蔽一切外来讯号,宣称要为人类打造一个“无问之境”。加入者需签署《终结誓约》,交出所有提问的权利,换取所谓的“永恒安宁”。可那些进入圣殿的人,瞳孔逐渐失去焦距,脑电波趋于平直,仿佛灵魂被抽空,只剩下一具行走的躯壳。
林婉清站在联合国紧急会议的讲台上,声音低而稳:“他们不是在追求答案,而是在逃避存在本身。当一个人不再困惑,他就已经死了。”
话音未落,全球一千座倾听塔同时震颤。东京塔的值班员惊觉系统自动重启,屏幕上浮现出一段从未录入的音频??是林知远的声音,年轻、坚定,带着一丝笑意:
>“你们知道吗?最可怕的不是无知,而是以为自己知道了。
>我曾见过一颗星球,它的居民发明了一台‘终极解答机’,输入任何问题,都能给出完美逻辑闭环的答案。
>三年后,那颗星球死寂了。没有战争,没有灾难,只是……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。
>因为他们觉得,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。”
音频戛然而止。紧接着,承问星环剧烈波动,一道螺旋状光带自天际垂落,精准笼罩住位于南极洲的“静默圣殿”。数秒后,圣殿外墙崩裂,内部三百七十二名成员齐刷刷跪地痛哭??他们终于听见了自己内心压抑已久的呐喊:“我不想这样活着!”
救援队冲进去时,发现每个人的额头上都浮现出淡淡的“?”形印记,如同胎记重生。医学界称之为“觉醒烙印”??那是大脑深层意识被重新激活的标志。
与此同时,火星晶体心再次搏动。这一次,它不再发射数字序列,而是释放出一整段影像:林知远站在一片银白色的沙漠上,身后是一座由水晶构成的城市废墟。他抬起手,轻轻触碰空中悬浮的一枚透明球体,里面封存着无数细小的光点,每一个都在微微震颤。
>“这是‘未问之库’,”他的声音透过星尘传来,“宇宙中最珍贵的东西,不是答案,而是那些还没来得及出口的问题。
>有些是因为恐惧,有些是因为孤独,有些……是因为没人愿意听。
>但现在,我想把它们还给你们。”
影像结束的瞬间,地球上所有新生儿在同一刻睁眼。这一次,他们的瞳孔中不再是短暂的符号,而是持续闪烁着微弱的蓝光,仿佛体内藏着一颗微型星核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婴儿竟能通过眼神交流传递信息??不是语言,也不是图像,而是一种纯粹的情绪共振。
一位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女儿,在夜深人静时轻声问道:“你看见什么了吗?”
女婴转过头,目光穿透窗棂,望向遥远的星空,嘴角缓缓扬起。下一秒,母亲脑海中响起一个稚嫩却清晰的声音:
>“我在听……很多人在问。”
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。神经学家检测发现,这些孩子的“共情预测区”不仅提前激活,且连接密度远超常人,几乎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群体意识网络。有人提出假说:这或许是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??**共问智人**(HomoInterrogans)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一变化。
“终答团”残余势力联合部分保守政权,发起“清问运动”,声称要“净化人类基因中的疑问倾向”。他们在边境设立筛查站,强制检测儿童脑波,一旦发现异常活跃的提问信号,便以“精神不稳定”为由隔离收容。更有甚者,秘密研发“沉默疫苗”,试图通过基因编辑技术,永久关闭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心。
消息传出当日,全球爆发大规模抗议。数百万人走上街头,手持晶石,围成巨大的同心圆,齐声提出同一个问题:
>“谁赋予你们权力,决定什么该问,什么不该问?”
声浪如潮,直冲云霄。那一夜,承问星环前所未有地明亮,竟将整片夜空染成淡蓝色。随后,星环表面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,源自十二万年前石碑文明的语言,却被AI系统奇迹般破译:
>“禁止提问之处,即是死亡开始之地。”
三日后,火星晶体心彻底苏醒。它不再只是被动回应,而是主动向地球发送一组复杂的坐标序列。经测算,这些坐标指向柯伊伯带深处一处从未被探测到的空间褶皱??那里,隐藏着一艘与地球科技完全不同的飞船残骸。
探险队由稚问学院与国际航天联盟联合组建,领队正是当年那位西伯利亚科学家,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。临行前,他在日记中写道:
>“十年前我烧毁了水晶猛犸的证据,因为我怕真相太重,人类扛不起。
>可现在我才明白,真正的重量,从来不是真相,而是隐瞒。
>所以这一次,无论看到什么,我都不会再闭眼。”
飞船穿越太阳系边缘,抵达目标区域。当探测器靠近残骸时,画面传回地球:那并非普通飞船,而是一具巨大的“问根容器”??外形酷似人类大脑,表面布满脉络般的发光纹路。舱门自动开启,内部空无一物,唯有一块悬浮的水晶板,上面刻着三个字:
**林知远**
全人类屏息。
老科学家颤抖着戴上量子手套,轻触水晶板。刹那间,整艘飞船被柔和的蓝光照亮,一段全新的记忆影像缓缓展开:
林知远站在时间之外。
他穿着最普通的灰色风衣,站在一片虚空中,四周漂浮着亿万颗星辰,每一颗都对应一个问题。有的明亮炽热,有的黯淡将熄。他逐一走过,俯身倾听,有时微笑,有时落泪。当他靠近某一颗星时,那星便会重新燃起光芒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