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内一阵骚动。
几名官员脸色骤变。
“来大人。”我趁势逼进一步,“你口口声声说我妨碍公务,那我不妨问问——是谁把案件转给刑部的?是否有尚书台批文?”
来仲书眼神一凝,却没有立刻回答。
就在这时,我悄然调出系统界面,打开“律法速查”功能,输入关键词:“案件转移、尚书台批文、刑部接管”。
很快,结果浮现在脑海中。
——无此律令。
也就是说,所谓“刑部接手”,根本就是个幌子!
我心中顿时有了底气。
“各位大人。”我朗声道,“依《大唐律·职制篇》第十三章第七条,任何案件之转交,必须经由尚书台正式批文,并公示三日方可生效。今日我在此,未曾见有任何批文,亦无公示。请问,诸位所谓的‘刑部接管’,是否合法?”
我话音落下,整个大堂陷入短暂的死寂。
周启明的脸色变了。
来仲书也微微皱眉。
“这是朝廷内部事务,岂是你能妄议的?”张敬之怒斥。
“我妄议?”我冷笑,“我只是依照律法行事。倒是诸位,若无正当理由阻止我查阅卷宗,便是阻碍司法公正!”
“大胆!”一名老臣拍案而起,“你竟敢污蔑我等贪赃枉法?”
我缓缓抬起手,掌心是一份残页。
“这不是污蔑。”我一字一句道,“这是我刚才在商会账本中抄录的一笔交易记录——某月某日,收银三百两,用途:打点户部某官。这位官爷的名字,我想也不必点破了吧?”
堂中空气瞬间凝固。
几个对视一眼的人,
“孙珍珍!”来仲书终于开口,声音森冷,“你最好想清楚你在说什么。”
“我想得很清楚。”我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坚定,“我今日来,不是为了与你们斗嘴,而是为了找出赵掌柜失踪的真相。但很显然,你们怕这个真相。”
“你——”周启明猛地起身,却被身旁一人拉住。
我看出了端倪。
他们在害怕什么?
难道赵掌柜的失踪,不只是牵涉到受贿这么简单?
“我只要卷宗。”我放缓语气,但仍不失锋芒,“若你们执意阻拦,那我只能向大理寺卿卢大人汇报此事。届时,一切后果,由诸位自负。”
沉默片刻后,张敬之低声道:“给她吧。”
不多时,一本卷宗递到了我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