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却猛地按住他手腕,枯瘦的手指如铁钳般收紧:"小子,你当我看不出你在让我?"力道大得惊人,叶徽腕骨发出轻微的响声。香炉里一段檀香灰突然跌落,在棋盘上碎成细雪,盖住了几枚关键棋子。
茶室陷入死寂。远处池塘里锦鲤跃出水面的声音清晰可闻,惊破一室凝重。叶徽注意到老人太阳穴处暴起的青筋,那是血压升高的征兆。
"您右肩有旧伤。"叶徽突然开口,声音轻得如同窗外飘落的樱瓣,"每次举棋过肩三寸都会微颤。"他起身转到老人身后,右手拇指精准按在肩井穴上,"这是弹片造成的经络淤堵,每逢阴雨天,疼痛会放射到小指。"
老人浑身僵直如铁。这个秘密连他的贴身保健医生都不知道——1944年衡阳保卫战,一块迫击炮弹片永远留在了他的肩胛骨与锁骨之间,每逢梅雨季节就隐隐作痛。去年体检时,军区总院的专家还误诊为肩周炎。
叶徽的拇指突然发力,老人闷哼一声,随即感到一股暖流从被按压处扩散开来。多年来如附骨之疽的酸胀感竟如退潮般消散,肩关节轻松得仿佛回到了三十岁。棋盘上的厮杀继续,但攻守之势已悄然逆转。当叶徽落下第127手"玉柱擎天"时,老人忽然仰天大笑,笑声震得窗纸簌簌作响。
"好一个'仙人指路'!"老人一把推开棋枰,紫檀木棋盘在青石地面上滑出半尺。他起身走向博古架,从最底层取出一只黄花梨木匣,匣面上阴刻着松鹤纹样,"这局我输得痛快。"
木匣开启时发出悠长的"吱呀"声,里面是一副泛黄的老云子,触手生温。叶徽指尖刚碰到棋子,突然如遭电击——这是前世苏州徐家秘制的"血玉子",以朱砂、玛瑙粉混合特殊瓷土烧制,民国时已绝版。更惊人的是棋子边缘的暗记,分明是叶家祠堂当年特制的款式,底部刻着微不可察的"叶"字篆文。
"三十年前在潘家园捡漏得来。"老人没注意到他的异常,爱惜地摩挲着棋子表面细微的裂纹,"今日才配得上真正的对手。"他拾起一枚黑子对着灯光,棋子内部呈现出奇特的絮状纹理,宛如凝固的血丝。
叶徽强迫自己呼吸保持平稳。这些棋子很可能就是前世叶家旧物,或许通过它们能追查到家族在现世的踪迹。但此刻他只能装作不经意地问:"陈老可知道这棋子的来历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