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风雨来得毫无征兆。当秦逸抱着日志退到船舱时,瞥见靖海侯的船队正从四面八方围拢,船头的"鬼面旗"在闪电中格外狰狞。他摸出怀中的狼首玉珏,对着罗盘光孔一照,竟在海图上投出个箭头——指向传说中的"星槎岛"。
第四章:星槎岛的晨光
当船队穿过漩涡时,眼前忽然出现片静海。星槎岛的峭壁上,刻着巨大的兰草图腾,与漠北盐池的岩画如出一辙。岛上的原住民看见秦逸腰间的玉珏,纷纷伏地叩拜,为首的老者呈上贝壳碗,里面盛着用月光晒制的盐晶。
"使者大人,"老者指着火山口的盐湖,"这是祖先用星槎带来的种子。"岩洞深处,壁画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:一艘刻着狼首与龙纹的大船抵达此处,船上的人教会岛民制盐、冶铁,最后化作星辰升空。秦逸忽然明白,姑母所说的"星槎尽头是大海",原来是指文明的种子终将跨越山海,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。
深夜,靖海侯的船队再次逼近。秦逸站在崖顶,举起姑母的犀角杯对着月光。奇迹般地,海面升起无数磷光,竟组成了兰草的纹样。原住民们敲响海螺,声波在海面激起涟漪,如同一曲跨越千年的文明之歌。靖海侯的船队在光晕中停住,他望着秦逸手中的玉珏,忽然跪地:"原来星槎令真的能召来海神......"
第五章:市舶司的新章
春分日,广州港举行盛大的开洋仪式。秦逸望着姑母的旧船"星槎号"重新下水,船首雕着的不再是狼首或龙纹,而是株扎根海浪的兰草。货舱里,除了盐铁丝绸,还有大食国的玻璃器皿、爪哇的丁香树苗,以及星槎岛原住民的火山岩制盐法图谱。
林渊的密信随季风而至:"皇帝已准奏,在泉州设造船监,专造可远航万里的'福船'。"老人在信末画了株兰草,根系穿透海浪,"隐卫新典已刻入《星槎海图》,今后我们的使命,是让每个港口都有文明的灯塔。"
秦逸摸着船头的兰草浮雕,忽然想起在望夫石海底看见的姑母日志最后一句:"所谓星槎,不是船,是人。只要有人愿意为文明架桥,大海就永远不是阻碍。"此时,西南季风骤起,"星槎号"的风帆鼓胀如满月,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缓缓驶去。
甲板上,波斯商人正用琉璃瓶交换原住民的盐晶,爪哇水手与汉人工匠比划着改良罗盘的方法。秦逸望着海天相接处,那里,新的星槎正在编织,将漠北的盐湖、中原的铁炉、南洋的香料,都纳入文明的经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