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国诗会的举办地点就在崇岛上,由南北金陵的父母官文再演和郑安携手主持。
此时的崇岛,早已是人潮涌动,热闹非凡。商贩穿梭其间,不时传来卖糖果的吆喝声,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几分烟火气。
在人群中央,一座临时搭建的舞台尤为引人注目。只要是读书人,均可上台展示自己的才华,无论是吟诗作对还是画画写字。
宋国的画圣吴首咨、书圣王齐之,以及汉国的大儒林坦之,作为此次诗会的评委,负责从众多作品中筛选出佼佼者,并将它们张贴到台前的佳作墙上,供众人欣赏。
刘轩站在汉国文人的佳作墙前,仔细地浏览着墙上的诗作,边看边摇头。这些诗文并非写得不好,事实上,墙上的每一首诗都堪称佳作,其水平远超刘轩,但诗文的内容,却让他看着就生气。
看了一会,刘轩转头对旁边的宁欣月说道:“我们走吧!”宁欣月其实对诗词并不感兴趣,之所以来这里,纯粹是出于新奇,现在热闹也看了,听说刘轩要走,便轻轻点了点头。
“咦!这不是晋王殿下吗?”台上的王齐之不经意间发现人群中刘轩的身影,不由自主的惊呼一声。顺着王齐之的目光,所有人都向刘轩看了过来。
刘轩有些尴尬,本来要离开,这下可好 ,走也不是,留也不是。
王齐之走下台,分开众人,来到刘轩跟前,躬身施礼道:“老朽见过晋王殿下。”刘轩连忙还礼,道:“王老客气了。”
王齐之诚恳的说道:“老朽临摹晋王体抄了一篇文章,还请晋王殿下不吝赐教,点评一二。”
“晋王体?”刘轩先是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,王齐之说的是自己“创造”的字体,一时间,有些哭笑不得。
见刘轩迟疑,王齐之不容分说,拉着刘轩的胳膊就往台上走去。他朝台下高声喊道:“诸位安静!听我给大家介绍,这位就是当今文坛的奇才,汉国的晋王殿下!”
台下一片哗然。一天的时间,刘轩自创字体,自创诗文形式,自创绘画方法的事情,已经在读书人之间传开了。在书画诗文书法领域,要有所新创,当真谈何容易,若非水平既高,又有过人的才智学识,决难别开蹊径,另创一格。数百年来,还没听说过,有人能在这三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创新。
本来,大多数人对此事持怀疑的态度,可见到一向恃才自傲的王齐之对刘轩如此恭敬,人们不禁多信了几分。一名锦衣书生见刘轩到场,脸上现出兴奋之色,高声说道:“王爷,汉国佳作墙上第三篇是学生的新作,请殿下给点评一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