巳时,比文招亲正式开始。
柳柔在春秀的陪伴下,款步走上台来。她先向端坐在桌旁的聂孟达夫妇行了晚辈之礼,接着朝下面的众书生盈盈一福,便走进了台边的纱帐之中。
台下一阵驿动,虽然柳小姐只在台上停留了片刻,众人皆已看清她的容貌。这柳小姐脸如白玉,颜若朝华,如风中柳叶亭亭玉立,好多人只看了一眼,便被其美貌倾倒,心中涌起仰慕之情。
“啧啧!真是漂亮极了,这个媳妇本公子娶定了!”张书良毫不顾忌地大声嚷嚷,对周围不满的目光全然不在意,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。
“这下你看到柳小姐了吧。”刘轩和米大年说话,目光却牢牢锁定在台上,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“还真是名不虚传,不过比王……夫人和三夫人还是稍逊一筹。”米大年小声嘀咕一句,随即意识到自己评论王妃的容貌极为不妥,连忙闭上了嘴,紧张地看了刘轩一眼,生怕因此惹来斥责。
刘轩可无暇顾及米大年说什么,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台上的聂孟达身上。这位按察使大人,在不知不觉中已多次将目光投向了张书良,这般频繁的注视显然有些不同寻常,引起了刘轩的警觉。
比试的第一项是诗词创作,柳修禅亲自出题,要求才子们以“石灰”为题,限时一刻钟内完成一首诗。这个题目对于文人们来说颇为冷门,他们平日里多擅长描绘景致、抒发情感,或是吟咏忧国伤时、建功立业,而像“石灰”这样平凡无奇的题材,则少有涉猎。
由于题目出乎意料,加之柳修禅给定的时间紧迫,许多书生在匆忙之中,只能勉强凑出几句打油诗出来。第一轮比试结束,便有四十余人因作品不尽如人意而被淘汰出局。
9号桌顾人凤、135号桌贾福生,以及88号桌张书良的书童写的诗四平八稳规规矩矩,却算不得佳品,只有一首《石灰吟》引起了柳修禅的注意。
“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粉骨碎身全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”柳修禅轻声涌颂着这是《石灰吟》,暗叫了一声好诗,不禁把目光落在作者33号刘大年身上,只见这人相貌堂堂,却是无精打采,身上透着一股病恹恹之气,让人难以生出亲近之感。
第二项是对对联,上联是人“人归夜半夜归人”,同样给了诸位才俊在一刻钟的时间。
时间一到,士兵们把写着桌号的试卷都收了上去,柳修禅一张一张逐个阅读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