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面的文武百官也没闲着,都在找“软柿子”喷。
主战的武将想通过战争立军功升迁,主和的文官则希望国家无战事,舒舒服服按月领奉银。
安武帝看着混乱的朝堂无奈地摇头,知道今天任由他们民主讨论,肯定又是没有结果。
因为这样的现象已经持续两个月。
刚开始那半个月讨论是战是和时,文武百官都能客观分析敌我四方的状况,说出自己主战或者主和的原因。
后来渐渐变成文官和武将互相找对方缺点:文官说武将能力不够打不赢,武将批文官胆小怕事。
再后来演变成互相人身攻击:
文官说武将是阿猫阿狗之流打不赢,武将批文官只知道窝里横,一心想着回家抱小妾。
已经完全脱离要讨论的问题。
……
安武帝向身旁的李公公示意让大家安静。
李公公扯开喉咙喊:“各位大人请安静,各位大人请安静,圣上有话要说。”
朝堂上渐渐安静下来。
安武帝说道:“最近有位少年郎给朕出几条计策,大概意思就是大量给西蛮送细盐。
再派专人到西蛮教他们提纯细盐之法,还要帮他们找盐田,但尽量拖延时间稳住西蛮。
南疆方面,他们需要什么我大安国能满足的都满足他们。
然后再大量购买他们的马匹,通过送东西、贸易稳住他们。
至于北绒,那就是打,狠狠地打。
北绒骑兵来犯,就用连弩射击,一弩箭能射穿几人。
追击北绒骑兵时,我大安国一个骑兵配备三匹马,一匹用来带干粮、水、兵器等等;另外两匹轮流换着骑。
这样马匹耐力就够深入草原腹地击杀北绒骑兵。
大家觉得怎样?”
好战的刘知亮估计都没听明白,反正只要是打的计策都迫不及待夸赞:
“好计策好计策,老夫都没能想到这么好的计策,我大安国真是人才辈出。”
其他武将纷纷附和。
“好个屁!还他娘的人才辈出,这和我们提出来的讲和方案有什么不一样?”
秦良贤怒吼一声,让朝堂顿时安静下来。
“老匹夫,你有本事就到前线吼去,别在圣上面前吼。”
安武帝忽然点名怀亲王:“太尉,你说说吧。”
卧槽!我哪懂好坏啊。
怀亲王心里咯噔一下,豆腐脑三百六十度翻搅一阵后,反问安武帝:
“圣上,可否告知这少年郎是谁?”
“先不管少年郎是谁,你就说说这些计策怎么样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