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边,欧阳老将军满脸笑容地将凤九渊迎进了屋内。
一进屋子,便有侍者恭敬地奉上了茶。
欧阳老将军和凤九渊相对而坐,开始闲聊起来。
他们的话题十分广泛,从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,到诗词歌赋、历史典籍,再到儒家经典《四书五经》,无所不包。
这些都是科举考试中常见的内容,也是众多学子们追求功名的必经之路。
哪知道,凤九渊不断熟读那些书,对逍遥游、齐物论,齐民要术这些书籍,都有独特的见解。
一老一幼,相谈甚欢。
欢笑声不断地从房间里传出来。
当年,国公爷还在世的时候,对凤九渊这个国公府的儿郎可是赞不绝口。
然而,凤九渊却并未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样,通过世袭、举荐或征辟等传统途径进入仕途。
相反,他选择了与寒门学子一同走那条最为普通的科考之路。
凤九渊从乡试的童生开始,一路过关斩将,接连获得了小三元的佳绩。
此后,更是在科举考试中一路高歌猛进,最终实现了六元及第的壮举。
要知道,这样的成绩可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啊!
当凤九渊身着状元袍,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的时候,整个京城都为他沸腾了。
那一天,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对他的赞誉和欢呼声,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他而欢呼雀跃。
他向所有人证明了,世家子不需要特殊,依旧能够独占鳌头,更是向那些文官证明了,莫欺武将头脑简单。
武将们不仅拥有上阵杀敌的勇猛,
还具备脱下铠甲后成为文臣的才华。
他们既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,为国家开疆拓土,又能在朝堂之上出谋划策,为国家治理出一份力。
然而,正因为他们如此全能,国公府这份荣誉才显得格外沉重,最终导致了凤家的祸事。
此时此刻,欧阳老将军就如同摘下了老国公爷精心呵护的果实一般,心中暗自窃喜。
这个果实象征着国公府的荣耀和地位,而欧阳老将军则毫不费力地将其据为己有,仿佛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。
高兴,太高兴了。
人家是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欢喜。
哪知道到了国公爷这里,就是祖父看孙女婿,越看越合心意,
呵呵o(* ̄︶ ̄*)o。
那些年,没少受那老小子的冤枉气,哪知道他引以为傲的少年郎,将要成为他的半个孙子。
嘿嘿!总算是扬眉吐气了。
有点亏的是,那老小子,已经不在了。
要不然,他很乐意看到那个老小子,吹鼻子瞪眼,又奈何不了他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