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二阶段:炼魂聚灵,神识外放】
三日之后,凌尘从雷骨台起身,周身法力沉凝如山。他感到自己的神魂似乎能感知百丈之外的风吹草动,甚至能微微“触碰”他人思绪。
这便是归墟真解第二阶段的特征——“神识外放”,通过炼魂聚灵,将意识扩展于识海之外,初步具备“心照不宣、洞察万象”的能力。
在雷台之后的幻灵谷中,他开始实践这项能力。幻灵谷内遍布心灵异兽,这些生物虽无实体,却可凭借意念穿透防御,侵蚀识海。
凌尘安然端坐于幽邃谷地之中,其神识宛若一张无形的细网,缓缓铺展开来,将周遭虚空细细勾勒,每一寸都未遗漏。在这般潜心的探索与体悟之下,他逐渐窥见了灵识操控的深奥法门,仿佛掌握了天地间一缕微妙而强大的力量。
就在这片静谧而又神秘的谷地深处,幻境悄然生成,凌尘竟“邂逅”了凌玉瑶的幻影——那是深埋于他心底最柔软角落的记忆碎片,被幻灵异兽巧妙地编织成一幅幅画面,企图在无声无息间撼动他坚韧的心防。
然而,凌尘的心境却如古井无波,丝毫不为所动。他深知,真正的归墟之道,绝非简单地破除眼前虚幻之景那般肤浅。这是一场心灵的试炼,要求他在幻象的迷雾中寻回自我,勇敢地拥抱那份真实与纯粹,从而达到超脱幻灭、洞察万物本质的境界。于是,他闭目凝神,以一颗不染尘埃之心,静静地穿梭于幻象与现实之间,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归途。
——
【第三阶段:逆境开悟,神念初生】
又七日后,归墟真解开启了第三页。
这一页中只写了一句话:
“归一念动,天地为桥。”
凌尘闭关于神农山腹地的归墟潭畔,潭水幽蓝,隐隐映照出天空中不曾出现的星辰。
在这里,他开始了最艰难的一步——神念初生。
神念,是区别凡修与仙途修士的真正界限。凌尘的体内雷力翻涌,天地元气在不断灌入,而他却不再运转功法,只是静静凝思,尝试在识海中构筑一道“神桥”。
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悟过程,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,又像是在万丈深渊中筑起一条独木桥。他不再依赖功法,不再依赖真元,而是纯粹以心念沟通天地,凝聚出第一缕属于自己的神念。
这条神念一旦成型,将成为他通向归墟真正奥义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