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第一缕阳光照耀桃源村时,一切都结束了。沈清踉跄着回到药庐,看到念安已经退烧,正安静地睡着,胸口的莲花胎记变成了纯粹的金色。
杜仲递给她一碗药汤:“你体内的香毒...已经所剩无几了。“
沈清摸了摸耳后——那里的疤痕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朵小小的、新生的莲花印记。她突然明白,真正的诅咒从来不是香脉本身,而是使用它的方式。
“我们会留下。“她看着熟睡的女儿说,“教她如何与这份力量共处。“
院外,桃源村的村民们自发聚集,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莲花灯。他们中许多人都带着或深或浅的莲花印记,此刻都在晨光中微微发亮。
老妪走到沈清面前,恭敬地行了一个古老的礼节:“欢迎回家,月家的女儿。“
沈清没有纠正这个称呼。她望向远方——那里曾经矗立着天香阁,如今只剩一缕清风
月光如水,洒在桃源村的青石板路上。沈清站在药庐窗前,望着远处山岗上那个黑袍身影,手中的银器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光芒。她耳后的疤痕灼热难忍,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中破茧而出。
“那是谁?“沈清声音嘶哑,手指不自觉地抚上念安滚烫的额头。
杜仲面色凝重地调配着药粉,青铜灯散发出的奇异香气在屋内缭绕。“天香阁的叛徒,也是当年导致阁内香毒外泄的罪魁祸首——月无咎。“
“月?“沈清猛地转头,“和我母亲同姓?“
老妪颤巍巍地走近,枯瘦的手指轻轻触碰沈清耳后的疤痕。“这不是疤,是被封印的印记。月流裳当年用自己的血封印了你体内的香脉,就是怕你重蹈她的覆辙。“
村外的喊叫声越来越近,银人们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。他们动作整齐划一,银化的皮肤在月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,所过之处草木皆枯。
杜仲迅速将一个布包塞进沈清手中:“密道在药炉后面,直通后山。里面有抑香散和月家手札,应该能帮你们暂时避开追捕。“
沈清没有接,反而将布包推了回去。“二十年了,我一直在逃。“她低头看着女儿胸口的金色莲花胎记,“但逃到哪里,都逃不过血脉的宿命。“
念安突然睁开眼睛,瞳孔中流转着奇异的银光。“娘亲,“她声音出奇地平静,“那个人说,我本该是他的容器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