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间,话分两头。话说黄员外(即皇帝李民)和萧公公急忙返回皇宫,他们两人疾步如风,火急火燎地穿过长廊,脚下的石板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着清脆的回音,每一步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沉重与焦虑。金秋午后的阳光斜洒进宫殿,斑驳的光影在庄严的龙椅上跳跃,皇帝李民端坐其上,神情肃穆,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那份赈灾方案上。
随着宰相林国栋、左仆射窦永、右仆射韦浩然、户部尚书崔谨、太医院太医令陈瑾以及兵部尚书王涛的陆续到来,原本肃静的乾清宫瞬间变得紧张起来。大臣们各怀心思,有的眉头紧锁,有的窃窃私语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。
皇帝李民端坐在龙椅上之上,目光如炬,扫视着殿下的众位大臣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:“河南洪灾之事,已是刻不容缓。朕召诸位爱卿前来,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赈灾有何良策。”
然而,出乎李民的意料,大殿之上竟然一片寂静。大臣们面面相觑,有的低头沉思,有的则是支支吾吾,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李民见状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。
他皱了皱眉,目光转向宰相林国栋:“宰相,你是朝中重臣,对此事有何看法?”
林国栋站起身来,拱了拱手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:“陛下,河南洪灾确实严重,臣等也一直在研讨赈灾之策。但灾情复杂,涉及面广,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商讨出一个周全的方案。”
李民听了,心中虽然不满,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能强求。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朕明白各位的难处。但灾民们等不起,我们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有效的赈灾方案。”
他停顿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朕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,包括赈济灾民、修缮堤坝、安置流民等方面。但朕也知道,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,还需要各位爱卿共同商议,补充完善。”
说着,李民将手中的方案递给林国栋:“宰相,你先看看这个方案,然后召集各位大臣一起商讨,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
林国栋接过方案,心中一阵惊讶。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已经亲自拟定了赈灾方案,而且还如此周全。他连忙低头细看,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决断和魄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