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炽没听太明白,下意识地问:“什么够不够多?"
"啊,没事!"
朱瞻基摇摇头,坚定地说,”爹您就放心吧,爷爷一定不会反对的,即便他有意见,我也能让他的意见消失!"
朱高炽从儿子的态度中察觉到了一些隐瞒,无奈地叹了口气。
孩子长大了,有自己的主意,作为父亲想稍微表现一下存在感都变得困难了。
想到这里,他再次叹气,随后说道:“你也长大了,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。
今日李时勉之事,你做得不错,每一步都算计得当。
不过,你要记住,你是监国太孙,天下人的目光都会聚焦于你。
做事必须光明磊落,避免给人以口实。
唯有堂堂正正,才能令人信服。”
朱瞻基听后,立刻谦逊回应:“父亲教训的是,今后我会多加留意。”
见儿子终于听进了自己的话,朱高炽颇为满意。
他担忧这个儿子日后若是一意孤行、不纳良言,对监国而言将是极大的隐患。
毕竟个人能力再出众,也有局限之处,这些都需要旁人辅助弥补。
身为监国,必须听得进他人意见,这样才能避免失误。
瞧着儿子点头应允,朱高炽笑眯眯地说:“嗯,你接任监国已半月有余,期间未曾出错,处理事务甚至超过我当年。
在这方面,你算是合格的了。”
朱瞻基依旧谦虚:“全赖父亲教导有方,若非您在一旁指点,我绝无可能胜任此职。”
“你这小子,净会拍马屁。”
朱高炽听罢,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。
看到父亲如此开怀,朱瞻基赶忙转移话题,调侃道:“好了,正事谈完,接下来该练剑了。
母亲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!”
“你们母子联合起来欺负我吧!”
朱高炽被儿子打趣地收住笑容,无奈地翻了个白眼,但最终还是拿起剑开始练习。
……
应天府南部的化莲寺内。
朱高燧望着带来消息的主持,表情困惑。
忍不住反复确认几遍后,他震惊地说道:“根据情报,李时勉不但没能阻止我的侄儿,反而让他抓住了把柄,导致自己声名狼藉。
不仅如此,如今我侄儿不仅计划建立医学院,还打算在国子监附近增设一座皇家学院?”
这一消息令朱高燧久久无法接受。
他难以理解,那位备受尊敬的国子监祭酒,连皇帝都被他顶撞多次却安然无恙的人,为何仅仅去过一趟乾清宫,回来就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