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,面对朱瞻基这位太孙殿下,崔格以及许多太医院的御医都怀有极大好感。
即便有些人内心存有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”
的观念,对朱瞻基也无恶感。
毕竟皇家医学院的创立,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。
“你……唉!”
见崔格如此固执,金忠怒目而视,最终也只能摇头叹息。
没办法,谁让这位御医每次提到事,都把太孙殿下搬出来当理由。
尽管金忠心中不满,却无处发泄。
朱瞻基恰好目睹这一幕,见金忠无奈的样子,忍俊不禁上前调侃道:
“我觉得崔御医说得对,您刚有点好转,确实该好好休养。
现在幼军才刚开始组建,没什么大事需要您操心,还不用您出手呢,别到时候真要您帮忙时,您又病倒了。”
“太孙殿下。”
“见过太孙殿下。”
朱瞻基到来,金忠微微一惊,一旁的崔格连忙行礼。
朱瞻基对崔格印象不错,这个御医虽然医术如何尚不清楚,但从刚才顶住金忠这个兵部尚书的态度来看,应该是个尽职尽责之人。
这对朱瞻基而言,是最重要的,毕竟病人最看重的是医生的品德,而非医术。
一位尽职尽责的医生,即便技艺稍逊一筹,但只要能治病救人,在某些医术更为高明的同行中,反而更值得信赖。
见到崔格行礼,朱瞻基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,抬手让他免礼,随后说道:
“崔御医,我记得您进太医院也有十多年了吧?”
崔格闻言躬身回道:“回禀太孙殿下,臣于洪武三十年入太医院,至今已逾十八载。”
朱瞻基点头表示理解,十八年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几乎占去了一生的大半岁月。
加上他早年的经历,这位崔御医无疑是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了。
朱瞻基想到这里,微微一笑,接着问:
“关于皇家医学院的事,您应该有所耳闻吧?”
崔格听朱瞻基提及医学院,虽不明具体意图,仍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
朱瞻基见状继续说道:“近日工部汇报,最晚明年六月,医学院应能竣工,相关的筹备工作也需尽早着手。
尤其是医学院祭酒、博士、司业及学政等职位的人选,还有教师的聘任,都需要提前安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