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告诫的话也不能这样写!”
朱高炽不满地说着,伸手就要夺过朱瞻基手中的树枝把地上的字抹掉。
朱瞻基撇了撇嘴,稍作考虑后,叫来一个工匠,让他将地上的字抹平。
看到朱高炽露出满意的笑容,朱瞻基又挥笔写下两行大字:
“双劈斩断生死路,双割截绝是非根。”
写完后,朱瞻基脸上浮现出得意之色,转向朱高炽问道:“爹,这句如何?该可以了吧?”
朱高炽:“………”
“你这孩子,莫非还想坑我吗?”
朱高炽盯着朱瞻基写的字,瞪大双眼,要不是他从小跟随太祖皇帝长大,说不定真会上朱瞻基的当。
“您一直被太爷爷器重,自然最懂他的心意,所以才会问您啊。”
朱瞻基微笑着,并未放在心上。
这句话并非诗句,确切地说,它出自一副对联,而那对联正是自家太爷爷亲自为一名屠夫所题。
起初不过是因为见这屠夫过年没有贴春联,显得有些冷清,便随手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。
但不得不承认,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虽少年时未曾读过多少书,却凭借天赋与勤奋赢得赞誉。
这副对联不仅朗朗上口,更显恢弘大气。
初次读来,结合这幅对联描绘屠夫形象,仿佛能看见屠夫双手握刀宰杀牲畜的模样。
然而联系朱元璋的经历,不难发现这岂不是朱元璋自身的写照?
仅靠双手与利刃,创立了大明江山,此话里既有骄傲,也带着几分叹息。
因此,朱瞻基将这句话写在这里,绝非随意为之。
他如今所做之事,又何尝不是以双手开辟大明未来的道路,斩断后世的纷争根源呢?
朱高炽不明所以,只当儿子存心戏耍自己,且他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小,毕竟不是第一次被儿子捉弄。
他心中愤愤然地瞪了朱瞻基一眼,却不发一言。
主要原因是朱瞻基写下的话,他一时半刻也难以找到可与之匹配的内容。
毕竟儿子用了太祖皇帝的话语,他又怎好拿别人的话充数?
这不是在贬低太祖皇帝吗?
朱瞻基起初并未察觉此事,见父亲迟迟不动笔,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,随即有些窘迫地试探道:“那个……爹,要不我换个别的?”
朱高炽白了朱瞻基一眼,换什么换?要是传出去,还不知别人怎么议论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