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王府内,
萧有和刚从忠王府回来,心情复杂。忠王的认可让他看到一丝希望,可太平天国朝堂的复杂局势,又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。他担心忠王难以抗衡朝中反对势力,削弱其扶保幼天王突围的决心。就算忠王同意突围,计划怎么制定?谁当前锋、谁做后应?人才匮乏,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。
“唉,这天国可用之人实在太少了!”
萧有和长叹,思绪飘向幼天王洪天贵福,觉得他身处危局,想必比自己还焦虑。
后世萧有和因编剧工作,深入研究过洪天贵福的资料。据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太平天国文献记载,幼天王出生在广东花县,降生时,有 “万鸟来朝,早征幼主降生之瑞” 的奇景。那时洪秀全在广西传教,族弟洪仁玕笃信上帝,用抽签为孩子取名,抽到 “天贵”,洪天贵福最初叫洪天贵。
洪秀全定都天京后,确立洪天贵为 “幼主”,接他进天王府,改名洪天贵福,培养他做接班人。但因拜上帝教的排他性,洪秀全严禁洪天贵福接触传统典籍,安排大他十岁的姐姐洪天娇当启蒙老师,所学内容是被篡改的《三字经》《千字诏》,以及带有太平天国特色的《天朝十全大吉诗》《醒世文》《救世诏》等。在这种违背人伦、僵化的教育下,洪天贵福失去自由和正常童年,不能和家人见面,只能在宫女服侍下孤独度日。
这一世的萧有和记忆里,自己小时候常看到洪天贵福独自站在天王府的宫墙上,望着宫外,眼中满是迷茫与向往。有一次,萧有和溜进天王府,轻声问:“小兄弟,你在看什么呢?” 洪天贵福回答:“我在看外面的世界,那里好像很热闹。” 萧有和又问:“你为什么不能出去呢?” 洪天贵福低下头说:“我是幼主,要学习很多重要的东西,不能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。” 萧有和听后,满心同情。
抛开回忆,萧有和知道洪天贵福在宗教迷梦中迷失自我,只剩对未来的恐惧、对自由的渴望。他暗自思忖,心里乱成一团,难以入眠。
这时,屋外传来 “笃笃 - 笃笃” 的敲门声。铁头说:“小王爷,刚忠王府有人传话,说明日早朝请小王爷去金龙殿议事。” 萧有和知道忠王此前暗示过,此事或许与突围计划有关,虽有些意外,但也在情理之中,意识到这可能是关乎太平天国命运的关键转折点。
院外安静下来,萧有和没脱衣服,倒在床上就沉沉睡去。
第二天,天还没亮,萧有和在铁头服侍下早早起身,简单收拾、吃了几口早餐,便穿上王服,满怀期待又有些紧张地前往天王府参加早朝。
到天王府时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远处宫殿在晨雾中若隐若现,散发着威严与神秘气息。禁宫的青石御道两旁,华表高耸,龙鳞上的露珠在微光下闪烁。这景象让萧有和想起六朝
古都早朝的盛大场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