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粮食哪里来?”
箫有和第一次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。他发现自己穿到这个世界,就没有好好的吃过一次饭。
等等,也不是没有好好吃过饭,他想起了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女子。
于是他有了决断“俘虏不能杀!粮食我来想办法解决,你们去将俘虏组织起来,告诉他们只要手上没有沾长兴老百姓的血,我们都可以给活路,愿意加入太平军的我们收留,不愿意加入太平军的,为长兴的老百姓开荒,种地两年也可以自由,到时候愿意留下的可以分地,不愿意留的我们给发遣散费。”
乔治哈哈大笑道“箫,你是个伟大的统帅,我爱死你了!”
赖汉英听了箫有和的安排也是眼前一亮,但马上想到箫有和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粮食,他心中一动,莫非是应在郭家,转念又一想,主公也该有个内室了,看那郭家女儿也是十五六岁还待字闺中,颜色也不错,只是是个天足,说不得委屈主公将这小姐娶来,也好换粮食。
箫有和却不知道自己的首席谋士,一会功夫就算计着拿自己换粮食。他见大家统一了意见,达成了共识,便叫乔治带三百火枪兵,曾水源、赵云和汪白仁带一千五百刀盾手,将俘虏带到运河边圈起来,他随后就去招兵。为何是运河边,这里箫有和卖个关子,后面大家自然会知道。
赵云和汪白仁领了将令,将这些俘虏的淮军士兵带到长兴城外的运河边。按百人一组,分成了十一组圈起来。他们这么一动,俘虏们只当死期已近,便有些骚动,有些人哭,有些人叹气,但是忌惮那雪亮的钢刀和黑洞洞的枪口,他们也生不出什么反抗的心。
很快,十一组俘虏都被圈好,供箫有和讲话的台子也搭了起来。看到太平军这些做法,俘虏们慢慢地安静了下来,也许自己这条命会保住也不一定。
箫有和登上临时搭建的土台,目光扫过运河边黑压压的俘虏群。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照在他腰间的宽刃剑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。台下士兵们将火把插成两排,暗红的火苗在秋风中摇曳,仲秋时分气候转凉,这让被剥去号衣,只穿着单衣的俘虏感到一丝凉意,不由得有些紧张了起来。
"弟兄们!" 箫有和的声音穿透暮色,"我是长兴县太平军主将箫有和。也是打败你们的提督大人刘铭传的箫有和。" 他解开外袍露出内衬的短打,"你们看清楚,我与你们一样是拿锄头的庄稼人出身。"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,几个被俘的淮军哨长不自觉地想摸刀,却发现自己的双手被绳索牢牢束缚。他们的异动看在了箫有和安排的侦察队员眼里,暗自记下。
"三天前在凤凰山下,运河滩头," 箫有和突然提高音量,"你们的提督大人说我们太平军是 ' 长毛反贼 '。"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染血的《太平礼制》扬了扬,"可这本书里写着 ' 天下多男人,尽是兄弟之辈 '。" 前排俘虏中有人低头避开他的视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