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有和没有让他久等,他在安庆城头负手而立,缓缓吟诵出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插秧歌:
冈头花草齐,燕子东西飞。
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
农妇白纻裙,农夫绿蓑衣。
齐唱田中歌,嘤伫如竹枝。
但闻怨响音,不辨俚语词。
时时一大笑,此必相嘲嗤。
水平苗漠漠,烟火生墟落。
黄犬往复还,赤鸡鸣且啄。
这首诗还有下阙,描绘了农民插秧的劳动场景,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自然美和人文美。诗中通过对农民劳作、歌声、笑声以及与计吏对话的描写,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情感世界。诗歌语言通俗易懂,富有生活气息,体现了刘禹锡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。
但萧有和只需要表达出对农人的同情“但闻怨响音,不辨俚语词。”就可以了。”
萧有和望着远方的田野,眼神中充满了憧憬。他缓缓开口道:“马大人,您觉得这田中的农人,辛勤劳作,却常受饥馑之苦,是为何呢?”
马新贻微微皱眉,轻声回应:“这天下乃天命所定,贫富自有定数,农人虽劳作辛苦,却也怨不得他人。”
萧有和摇了摇头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:“非也,马大人。这农人受苦,皆因没有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己的权益。我欲成立农会,便是要让农人团结起来,共同对抗这不公的命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