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有和详细阐述道:“我们可以在大别山地区集中主力部队,利用其险要地形进行坚守和反击。同时,在九华山地区安排部分兵力,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,如夜袭、伏击、突袭等,不断骚扰和打击清军,吸引其部分兵力,使其无法集中全力进攻大别山。这样既能发挥大别山的战略优势,又能利用九华山的地形特点,实现对清军的全面牵制。”
幼主洪天贵福听完众人的讨论后,点头赞同道:“萧有和的方案较为全面,既考虑了大别山的战略地位,又兼顾了九华山的地形优势。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清军的兵力,减轻我军的防御压力,为我军创造更多的战机。”
于是,大家决定按照萧有和的建议,将主战场设在大别山,同时在九华山展开行动,吸引清军注意,分散其围剿兵力。为此,太平军的右路集团和中路集团集结安庆,秘密进入大别山区,隐蔽待机,准备对李鸿章的淮军作战。黄文金,黄文英的左路集团留在池州和宣城至宁国一线牵制左宗棠部清军。
九华山区。
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连绵的山峦,山林间,鸟鸣声此起彼伏,为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。然而,在这看似平静的山林中,却隐藏着一股紧张的气氛。
黄文金的军队作为偏师,已经按照军议进入了九华山区,按计划对左宗棠部清军展开袭扰。
林小虎,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太平军士兵,正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山林间。他是黄文金部太平军中的一个小头目,十几岁就就加入了太平军。他身着褪色的太平军号衣的汉子,腰间挂着一把砍刀,背上背着一支鸟铳,显得精明干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