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家寨的血腥味尚未消散,捻太联军的临时帅帐中就已剑拔弩张。
原来,他们正在商讨洪天娇带来的重要情报,这情报关乎太平军下一步的决策 —— 是按原计划前往延安,还是选择绕道。
据最新消息,霍邱、六安两地均得到了清军淮军的增援,这无疑为战局增添了变数,也使得此次决策变得尤为关键,稍有不慎,太平军的动向与命运可能都将受到重大影响,而捻太联军的决策也将在这紧张的氛围中艰难产生。
萧有和将那张磨得有些毛边、还沾着血渍的地图铺于案上,只见其上麻城、商城、固始三地被红笔重重圈起,而霍邱、六安方向则以密如蛛网的墨线勾勒出清军防御态势。"霍邱、六安的淮军已增至万人,还调来了洋枪队。"萧有和的声音在临时帅帐中响起,带着些杀伐之音,指尖划过地图上的那些红点,用力地按在霍邱两字上,"按原定计划强攻,我们至少要折损半数精锐。"
捻军副统领张殿军对于这些纸上的数据不感兴趣,他想“打仗哪有不死人的,何必婆婆妈妈的,只管干就是!”这么想着,这么想着,张殿军猛一拍大腿,不耐烦地起身:"纸上谈兵!"他那件沾满血渍的红边马褂在灯光下泛着森冷的光,手指下意识按压着太阳穴,那里青筋暴起,恰似即将破茧的暴龙:"老子带的都是砍脑袋的汉子,要这纸上画的破圈有啥用?"他接着道:“僧格林沁的满蒙铁骑都成了老子们的刀下亡魂,淮军又算得了什么?拿下霍邱,再取阜阳,我们便能打通北上的通道!”他腰间的弯刀随着动作发出铮铮轻响,仿佛也在应和主人的战意。
黄文金却抚着胡须摇头:“张将军,淮军不同于八旗骑兵。他们依托城池构筑工事,又有李鸿章那厮置办的洋枪洋炮,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。依我看,固守麻城、商城、固始才是上策。这三地互为犄角,进可攻退可守,待清军疲惫,再寻机而动。” 他的声音低沉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稳重。
帐内顿时陷入争论的漩涡,将领们各执一词,争吵声几乎要掀翻帐顶。萧有和看着面红耳赤的众人,心中涌起一阵无力。
此时,一场胜利就让捻太联军暴露出了各不统属的短板。有人急于挽回颓势,主张扩大地盘。有些人觉得可以偏安一隅,主张静待天时。
如何让这些百战余生的汉子,心服口服,愿意把有限的力量统一起来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便成了萧有和的当务之急。
就在这时,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一名斥候浑身是血地冲了进来:“报!清军正从庐州方向调集援军,不出三日便会抵达霍邱!”
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帐内众人头上,刚才还如沸水般闹腾的现场,瞬间安静下来。
萧有和深吸一口气,轻轻咳嗽两声,目光扫过众人:“诸位,僧格林沁之死已让曾妖头(曾国藩)如惊弓之鸟。为保庐州,他们已增强了霍邱至六安的兵力,如今再次抽调援军,这是算准了我们会北上。若我们此时强攻霍邱,无异于自投罗网,必遭清军合围”他的这个判断显然得到了帐内众人的认可。大家看着萧有和等着他的下文。萧有和也没有让大家久等“而固守城池,不过是坐以待毙,不可取。” 他看向黄文金说出了自己的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