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辛苦太傅了。”
“能帮到皇上,能帮到大乘,臣万死不辞。”
每天君臣二人配合默契。太傅默一书,赵丙就抄一本,抄完挂到神迹上去卖。
太傅也想卖,但没办法,皇帝笔力虽稚嫩,但他抄写的书籍就是比他抄的卖的价格高。
路秀夫再生气也没辙。
虽然他抄的书卖价也很不错,那小皇帝那是御笔手书。
当然不一样。
然后等小皇帝抄完,便把太傅默写的书籍送到书坊刻印,一般会刻两套,一套留在大乘,一套送去和仙女换铁器换粮食。
“皇上,仙人给的那几样种子,现在可种下了?”
路太傅想起什么,停笔问道。
小皇帝点头,“种下了,我早上议完事,亲自去看了,都种了。”
路秀夫松了口气,种下就好。听说那什么土豆,南瓜,都是极高产的作物,三四个月后若是成熟,亦能送到前线充当军粮。
还有那葵花子,虽然不能当粮食,但能榨油。同样是个好东西。
只是仙人给的种子不多。那土豆只有半筐。看来想大规模地充当军粮,还得等收获后得了种子,等下一茬才行。
见太傅叹气,赵丙安慰道:“太傅不必担心,如今高州,化州,雷州,已被咱们收回,到时种了粮食,亦能得一二缓解。”
还有整个琼州,他亦派遣海船送了百姓过去,等百姓在琼州种了粮,收获后,前线就不会缺粮了。
原先崖山危急,他们把雷州当成最后退路,但现在看来琼州那边才是最后的退路。
只要扼住四方海域,蒙军不擅水战,便进可攻退可守。
在前线指挥的问天祥也说到大乘的水军。
“蒙军有铁骑,我朝有水军。只要把住各江河天险,亦可守住国土。”
蒙军擅长突袭和骑兵协同,但遇到江河,也得捉瞎。还得现场伐木造船,还得忙着训练士兵不要晕船。
如今蒙军中的水师,几乎全是乘朝降军。
知乘朝并未亡国,又夺取广南东路数州,身为汉人,没几个愿意做亡国奴,问天祥一路高歌猛进,一路转身投降回来的汉军就越来越多。
有武将恨道:“蒙人卑鄙,不仅喜欢把缴获的汉人俘虏和百姓当人肉盾牌,还喜欢制造鼠疫等瘟疫,让人不耻。”
只要派人把蒙军的作派宣扬,汉人将士自然会倒戈。
想到死于瘟疫的母亲和长子,问天祥牙根紧咬,恨意填胸。
“让人前去蒙军中游说,再去各地团结各路义军,如此,蒙军中的汉人必然倒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