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是一些艺术类的,包含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,选修一门便可,占据总体分数不高,单纯只是为了培养个人兴趣爱好。
而在此之外,对于皇子,严洛要求更高。
比如军政方面的策论分析,比如朝堂制度的合理性分析,历史变迁导致变法的必要性之类。
同时还要选择一门手工活,又或者乡村耕种作为社会实践课程。
每年需要选择至少半个月的时间,以普通人的身份,前往村野之中进行实地探访,了解百姓需求。
皇子们,在未成年之前,皇室会从皇帝内库之中,发放一定生活费。
但成年之后,就需要有一份自己的产业了。
那种混吃等死,啥也不干就想着啃皇帝的老,这种子孙严洛不想惯着。
实际上一些朝代,就是因为这种毫无限制的皇族大肆繁殖,让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供养所需,才会酿成民变。
当然,如果皇族子弟自信能力不错,也可以参与科举,老老实实一层一层考上来,到时候便可以当官,这点严洛也不强行压制。
实在不行的,哪怕你自己开辟十几亩荒地种粮食,勤快一点,也饿不死人。
这个时候,当初上过的社会实践课,就能起到作用了,在这种前期投入比普通老百姓更优厚的情况下,如果还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,说明本身就是个废物。
对于废物,严洛也懒得投入太多资源,真要投入了,也是被其败光而已。
至于女儿们,严洛也尽量不干涉她们的婚姻,平时可以在专门的女子学校上学。
除了普通课程之外,增加一些诸如礼仪、纺织、刺绣、琴棋书画、书法类的课程,加上一些基本的家庭经济管理、人事管理课程。
只要用心一些,足以让她们能够游刃有余的执掌一个家族。
严欢一开始还觉得严洛这么做,是否对弟弟妹妹们太过苛刻。
毕竟大秦如今如此富有,即便养着这些皇族子女,似乎也耗费不了多少钱粮。
不过严洛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让他以目前秦国二代的人数,假设这些二代之中的男子,都和自己一样,不算太好色,都只娶三五个老婆,每个老婆生两个儿子。
等到一百年之后,严氏子孙会有多少人。
而事实上,这么算已经是少的了,大虞时期,一些诸侯国的国君那叫一个好色无度。
各种美女充入后宫之中,虽然明面上看只有一个正室夫人,但实际上其余美貌姬妾多如牛毛。
生的欢的,一个人有几百个子嗣也是稀松平常。
严欢只是略微心算一下,便面如土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