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无咎在北海港这边,又召唤出8万青壮庶民、8000工匠。
毕竟这里经历过几次大战,早已经是十室九空,这八万多人留在这里,可以和神桥岛隔海呼应,互相贸易。
等今后神桥岛上的房屋、耕地、渔船达到一定规模,这些人还能迁移过去,不断壮大神桥岛上秦人的数量。
数日之后,第三道圣旨已经抵达,朝廷那边,已经派来了驻守北海港的郡守上任。
此人乃是格物学派的进士,名叫姜童,为人内敛,但精通算术、治水和造船。
曾经在西凉无定河附近的郡县任职,一步一步从县令升上来,如今做到了正四品的郡守。
算起来,这姜童祖上是姜国公室子弟,也是严洛当年妃子姜弱水的同宗。
不过时光荏苒,不少曾经的卿族士大夫子弟,也已经如同满天星,播撒在大秦四方,各自有了各自的际遇。
也难怪来的是格物学派的官员,北海港在大秦朝廷之上,被认为是北疆蛮荒之地,清流们平时虽然各种吹嘘,却不会有人愿意跑到这犄角旮旯里任职。
姜童对于严无咎也是十分敬佩,不过第三道圣旨,就显得有些急迫了。
除了夸奖,还委婉的询问严无咎,迟迟不归,莫非有不臣之心?
这让严无咎有些无语,只能告辞众人,一边让之前传旨的内侍迅速返回雍京回禀消息,一边沿着驰道南下。
路过老龙口时,四周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,在驰道两旁大声欢呼。
驰道迅速,不过数日之间,严无咎便穿过镇胡城,进入乾州境内。
抵达雍京城外十里时,却见小皇帝严靳、太后、皇后以及大秦文武百官,已经车盖如云,等候在此地。
严无咎连忙滚鞍下马,上前拜见。
太后此时已经平复了心情,当众让内侍宣读圣旨,册封严无咎为大秦冠军侯,御龙卫右指挥使。
同时在雍京城内,敕造冠军侯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