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也是赵母心中所想,但是赵母舍不得自己女儿去给人做后妈,他们脸上也不好看。
要是没有孩子多好,可惜了!
而被家人关心的赵家美并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。
她几锅铲把锅里的菜盛了出来,一院子人等着吃饭呢。
知青院所有的活大家分工做,做饭砍柴挑水都是轮着来。
她刚下乡的时候没想过农村过日子会这么艰难。
每天不仅要挑水做饭,下了工还要上山捡柴。
吃菜要自己种,粮食要自己磨。
一开始来的城市里的少爷小姐都做不来,但是架不住饿啊。
可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。
不管之前家里条件多好,到了乡下该干的活谁也逃不了。
轻松的活你不愿意做,会有更脏更累的活等着你,迟早会适应的。
赵家美不是没想过逃避。
她家里虽然给不了太大的帮助,但一个月几块钱去黑市也能买到不少粮食,加上大队里发了,最起码能养活自己。
这边分粮食是按照人口,每个月会计会根据每家的人数发粮。
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,前一天半夜生的,第二天发粮食就有份。
但是当地人不认知青是自己人,自然是不愿意发粮食的。
所以他们就得拼命干活得到认可。
赵家美从一开始手掌心脚底板长满水泡,现在已经结了厚厚的茧子。
从一开始只能挑小半桶的水,半路还能撒一半。
现在挑起两个满水桶还能稳稳当当。
人都是会成长的,谁都不想体会饿的没力气起身是个什么感受。
她是在下乡半年后认识卓别军的。
她不是第一个跟当地青年谈对象的知情。
之前有的知青是因为跟人有了肌肤之亲,被人半强迫的嫁了过去。
有的是家里给不了帮助,跟家里关系不睦,自愿跟当地人结婚扎根农村。
而她,是在下乡半年后认识的卓别军。
卓别军比她还小一岁,是大队里难得上了高中的。
他是队里的计分员,每天穿着板正的白色衬衫黑色长裤。
跟每个人说话都很温和,遇到任何事情始终情绪稳定,不骄不躁。
第一次见面赵家美就很喜欢他,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时候,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两人接触一段时间彼此都有好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