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则他不可能对日本金融市场如此了解,对重要事件记忆深刻。
这也使他对香港金融市场印象深刻。
当时,香港金融市场并未完全跟随美股波动,由于东京距离更近,港股走势更多参考日股。
这吸引了许多日本投机者涉足港股。
于是,在吴耀祖的模糊记忆中,那位疑似日本金融巨头的经历里,包含大量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的数据。
这也是他此前在香港市场屡战屡胜的关键原因。
他不仅具备超越当今所有金融从业者的实力,还拥有领先四十年的先知记忆。
自然是以顶级高手的姿态踏入新手村,横扫一切。
在日本狠狠“割”了一轮后,吴耀祖对自己的未来和野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
重生一个多月,最初的想法很简单。
金钱与美色,构筑起人生快意篇章。
在香港股市掘金与商业谋划间隙,他对未来的方向始终思索着。
目睹八十年代日本的繁荣与香港这座小城的鲜明对比后,他顿悟了一条可行之路。
世间诸多事务,仅凭他的先见之明与能力,难以达到巅峰。
高科技与制造业虽为当时工业技术的重要转折点,但即便如半导体这般被视为未来产业的领域,也已初具规模。
英特尔、台积电、阿斯麦、AMD,乃至高通,均已创立。
问题在于,这些行业在进入2000年后才开始深刻影响世界。
并且由于科技含量极高,这些企业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。
在祖国尚处发展阶段之际,作为港商的他,无论多么优秀,也无法立即掌控这些产业链的核心。
若要涉足其中,最好是在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后再从更高层面介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