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白了。”
李贤点头,也不再坚持。
其实,规矩归规矩,若李贤执意要求见陈家驹,游龙也无力阻止。
但李贤正是希望游龙拒绝,这样他便能找到台阶下。此刻,他确实不想见到陈家驹。
“对了,游sir。”李贤突然问道,“家驹被捕后,说过些什么?”
这老狐狸,果然别有用心。
游龙虽表面平静,内心却冷笑不已。这一路兜兜转转,李贤真正的来意终于浮出水面。
“没什么。”游龙摇头,神色坦然,“家驹被捕后一直保持沉默,什么都没说。
即便刚才我询问,他也一言未发,看来已经默认了。”
游龙已对眼前这位李贤心生戒备,绝不会透露真相。
因此,他编织了一个谎言——
最难揭穿的谎言,往往真假参半,七分真三分假。就像他刚才提到审问陈家驹的事,只需稍作核查,便可验证真伪。
撒谎毫无意义,只会让李贤胡思乱想。但游龙直言无讳,李贤便不会生疑。
“既然这样,那游 sir 我先行告退,改日再来拜访。”李贤说完便转身离去。
目送李贤离开,游龙目光微凝,未发一言,随即启动汽车返回家中。
到家后,游龙立刻拉上窗帘,打开检测设备,仔细排查屋内或自身是否藏有窃听装置。几分钟后确认一切安全——这是他归队后的固定程序。为保自身周全,他必须确保无人能在家中或他身上安装窃听器。否则,与苏子文的对话一旦泄露,不仅职业难保,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。
整理妥当后,游龙通过耳机联系了苏子文。另一边,苏子文一直在等待阿积的消息,未曾合眼。
“苏先生。”耳机里传来游龙的声音。
为了避免日后与苏子文会面时因外人存在产生尴尬,苏子文叮嘱游龙无论何时只称其为苏先生,至少也得是苏老板之类不易引起误解的称呼。此规定延伸至私下亦然,因不良习惯往往难以根除。若私下熟稔称呼,公场合中不慎脱口而出“老板”或“文哥”,虽无心,旁人却难免多想。为杜绝隐患,必须坚持规范称呼。
“讲吧。”苏子文语气平静。
“我刚见过陈家驹……”
游龙将刚刚发生的一切都向苏子文详细汇报了,包括在北角警署外遇到李贤的细节也未曾遗漏。苏子文听完后感到十分惊讶,没想到李贤竟有不为人知的身份。回想起李贤的行为,苏子文意识到,这位看似聪明的人为何始终针对自己?湾仔并非只有铜锣湾,为何他的目标总是自己?原来,李贤背后还有其他隐藏身份。这样一想,许多事情便豁然开朗。只是没想到,李贤如此果断,先发制人,用证据构陷陈家驹,五百万现金就是确凿的证明。看来陈家驹翻盘不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