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水木大学教授们的支持,李博对那些援助项目的接收工作,迈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也从原本单纯的收拾烂摊子,进入到了本土化的技术革新。
也正是有了水木大学教授们的带动,华国国内所有的大学,都是奋勇当先,于是李博只是简单一统筹,所有的烂尾项目便被瓜分一空。
这种情况一经出现,可是惊到了那些打算看李博笑话的人。
也正是通过这次统筹,李博发现院校与社会严重脱钩,部委的那些工厂缺技术但不缺资金,可院校有技术没资金。
这么良好的互补形式,竟然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,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生产力。
不过这事现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,他现在只是将这些高校所有库存的技术统计了出来,
按门类形成一个个的小册子,给各个项目工作组发了下去,一遇到难题,先不要埋头苦干,对照一下是否有对应的技术可以解决问题。
同时,李博还对那些已经完成的援助项目,进行了再一次的检查。
当然这种检查工作,不用李博亲自出马,由田丹负责组织工作人员,陪伴那些专家教授下去即可。
李博的着眼点还在那些烂尾的项目上,重点关注的地区还是东北。如果东北的情况解决了,那么全国的烂尾项目也就解决了。
就在各个工作组在中央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,和工厂的工人师傅们一起紧锣密鼓进行技改的时候,完结项目检查工作队那里,却有人头铁起幺蛾子了。
事情还就发生在李博的眼皮底下,田丹因为怀着身孕快到月份了,本来李博是安排她休息的,
可是田丹那种铁娘子的脾气又上来了,说什么单位工作忙,只要是她还能帮把手就绝不休息。
李博拿她也是没有办法,也就由着她去了。不过还是让他的秘书跟着田丹,随时做好准备,都这个月份了,有点突发状况就可能发作。
这田丹也是一个工作狂,本来陪同北平城钢铁学院教授们,下去检查工作的人里没有她,可偏偏她静极思动,还级别最高,谁劝都没用,只得由着她跟着了。
前边还好,北平钢铁总公司,北平钢铁总厂,轧钢一厂,轧钢二厂这些钢铁企业都十分欢迎,并且钢铁学院的教授们也是记录下了他们的工艺流程以及钢铁配方,好方便以后的技术的交流,
他们这些企业都是旧厂改造,并没有多少新技术。
但到了轧钢三厂,也就是红星轧钢厂,由于厂主持工作的一把手马书记突发疾病,现在正住院治疗,所以接待工作组的是工厂的二把手,厂长杨德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