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都市小说>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> 第52章 这个头衔没啥鸟用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2章 这个头衔没啥鸟用(1 / 2)

1987年9月1日,农历七月初九。

星期二。

宜:出行、打扫、动土、栽种、安床、纳畜、安葬、祭祀、修造、拆卸、起基、入殓、成服、出火、除服、伐木、收养子女、开光、破土、求子、作梁。

忌:结婚、搬家。

陆陆续续还有不少外地学生来报到。

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温馨感人的画面:父亲慈爱地拍拍儿子的肩膀,母亲宠溺地搂着女儿说悄悄话。

不过最多的还是此起彼伏的欢笑声,每个大一新生脸上都洋溢着期待,眼睛里闪着光,都在想象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会有多精彩。

晚上,徐大志所在的经济管理一班开了个简单的班会。

现在他们属于经济管理系,但再过三年,这个系就要和工业学院的对外贸易系合并,正式升级为兴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。虽然"经济管理系"和"经济管理学院"听起来差不多,可这里头的门道可大了去了。

最实在的就是学历的变化——从大专直接跳到了本科。

要知道在那个年代,本科文凭可比大专值钱多了,就像镀了层金似的。

虽说以后工作不包分配了,也不一定能端上"铁饭碗",但光是这张文凭的含金量就翻了好几倍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人还是更怀念包分配的年代。

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,读书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。

至少在那个年代,大家还能站在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。不像几十年后的董小姐们,国外野鸡大学镀过金的,仅仅靠着家里关系照样能进好单位,混到好岗位。

网上流传的那个小学生作文,孩子写"我爷爷是银行行长,我爸爸是银行行长,我长大了也要当银行行长",听着跟继承家业似的,让人哭笑不得。

要是在包分配那会儿,这种情况可还是不多见的,当然有还是有的,相对而言普遍性可能少些,对农家子弟、家庭条件差点的学生,出人头地的机会那时更多些。

经济管理一班有三十多个学生。

那时候经济管理专业特别热门,虽然比不上一些更厉害的院系,但各单位都抢着要这类人才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毕业后要想混得好,过几年就得靠人脉和背景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