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女眉目带笑,盈盈一拜后转身离开。唐望晴目光紧紧追随,就见她寻到了另一位姑娘,再次送出了兰枝。
唐清渝道:“自古以来兰草洗身,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有祛灾祝福之意,但那些都是姑娘家在家做的,到了外面就用兰草点水,寓意相同。”
“我感受到了。”唐望晴握住兰枝,又道:“也愿那位姑娘心想事成。”
梨山热闹,步步皆景,拔河蹴鞠,投壶雅歌,每处一乐,少年少女们不再拘于礼数玩在一起。
兄妹二人一路走马观花,发现有趣的便去瞧一瞧,虽未参与但也感受到了其中乐趣。
二人又绕到了梨山山脚,唐望晴发现湖边不知何时多了几个草棚,里头有人忙碌着,草棚前还排起了长队。
她见有人端着碗出来,不自觉往前走了几步。
“娘亲!”
唐望晴连忙走进最右边的草棚,惊愕发现娘亲居然在施粥。她恍然想起,自己答应了娘亲今日要陪她,结果在玩了一圈后,竟是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。
“娘亲我很抱歉。”她忙承认自己的错误,又伸手夺勺,“我来帮您!”
柳夫人干脆放手将勺子交了出去,还笑着道:“第一次参加上巳节难免会激动的顾不上其他,娘亲理解的,而且娘亲可不舍得责备咱们晴宝儿。”
“娘亲最好了!”
今日施粥的并非只有右相府,但来他们草棚前排队的人却是最多的,柳夫人的粥熬得黏稠不说,里头还加了百合花和槐花,正是应景。虽有附庸风雅之嫌,但受欢迎是不争的事实。
不仅如此,草棚灶台上还放着一口大锅,荠菜煮蛋的香味不断溢出来,馋得人不愿意挪腿。
鸡蛋于相府来说并非是稀罕东西,一天十几个都不觉心疼,可放在寻常人家,鸡蛋是能拿出去换银钱的好东西,若非不得已是不会吃的。但相府夫人说了,今日每人皆能领一个煮好的鸡蛋,哪怕是乞儿都不例外。
人不少,唐望晴虽是第一次,但却也不见慌乱,柳夫人在旁看得暗暗点头,心里满是欣慰。但她到底还是心疼女儿,瞧了一会儿便开始帮忙,母女二人一人递碗,一人盛粥,倒是配合默契。唐清渝在旁晃悠了一圈,实在插不上手,只得跑去一旁维持秩序,也算是帮忙了。
“小心烫。”
“谢谢。”
“姐姐,我能给哥哥带个鸡蛋吗?”
唐望晴一愣,眼前的小女孩儿还不到桌子高,只露出了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。她高举着碗,似乎怕被赶走,表情怯怯,但却依旧努力的挤出笑来。唐望晴细细打量过才发现,这小女孩儿面黄肌瘦,枯黄的头发像是许久未曾打理过了,纠结缠绕在一起,不分彼此。身上的衣裳虽然干净,似乎来自百家,每一块都是不同的花色。
这是个乞儿。
唐望晴断定。
久未得到回应,小女孩儿眼里的光渐熄,头也慢慢垂下,那模样看得人心疼。唐望晴刚要答应,便听柳夫人道:“小孩儿,两个够么?家里可还有其他人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