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人踩着临时搭建的竹架,正将雕花窗棂嵌入墙垣。孩童们扒着临时围起的竹篱笆,看泥瓦匠用瓦刀抹平最后一垄灰浆,新烧的黛瓦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泽。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,是铁匠在锻造药碾子的铜部件,火星溅落在晾晒的桐油布上,惊起一片细碎的金芒。
“我没事儿!”唐望晴稳稳落地,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驻足遥望,孩童们踮着脚尖扒着竹篱笆,眼里满是新奇;挑着担子的商贩将货物往肩头耸了耸,伸长脖子张望;就连骑在毛驴上的老汉也勒住缰绳,吧嗒着旱烟打量这初具规模的建筑。
有人指着尚未完工的飞檐惊叹:"这气派劲儿,怕是比善仁堂还阔气!"
也有人凑近新立的梁柱,伸手摸摸粗糙的木纹,啧啧称奇:"听说这梁柱都是百年老柏,啧啧,修药堂竟下这般本钱!"
人群中议论声此起彼伏,晨光里,百草堂的轮廓在众人的目光中愈发清晰,仿佛已经预见了来日悬壶济世的盛景。
将这些感叹尽收耳底,唐望晴喜滋滋的跳下马车,那动作看得杞子一阵心惊肉跳,“小姐你慢点啊!可别摔着!”
“没事儿!”唐望晴哪管得了这些,裙摆扫过沾满木屑的台阶,三步并作两步跃上未完工的门廊。她伸手丈量着门框的宽度,指尖抚过新凿的榫卯,眼底映着梁柱间斜斜漏下的晨光,嘴角笑意怎么也压不住:"果然比图纸上看着更敞亮!"
杞子抱着图纸追上来,发鬓间还沾着几片石榴花瓣:"前日运来的汉白玉石条偏了三寸,匠人们正......"
话未说完,唐望晴已风风火火穿过天井,惊起梁间两只灰雀。她仰头望着尚未封顶的歇山顶,突然转身抓住杞子手腕:"快取墨斗来!这飞檐角度得改改,要让日晒更长些,药材晾晒才......"
“少东家您来了!”
喊声从夯土围墙转角处传来,浑身沾着泥灰的王掌柜小跑着迎上来,腰间牛皮工具袋随着步伐晃出叮叮当当的声响。他抹了把额角的汗,笑容里带着几分紧张:“听闻少东家受伤了,怎地不在府中多休养休养?”
唐望晴抬手按住王掌柜欲行的拱手礼,目光扫过他肩头蹭着的木屑:“小伤而已,哪能耽搁了这边的事?” 她瞥见对方腰间牛皮袋,没忍住笑了,“王叔这都配上匠人们的工具了,我是不是要给王叔多发一份饷钱呀?”
王掌柜哈哈大笑起来,连连摆手道:“不用了不用了,我这性子急,眼瞅着百草堂有了轮廓,就恨不得它一夜之间便能建成了!”
唐望晴也想!
她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百草堂,心中满是期待。这不仅是一份家族的责任,更是她对未来的憧憬。
“王叔,这进度还算快,照这样下去,说不定真能赶在梅雨季前完工。”唐望晴的目光落在那根根粗壮的柏木梁柱上,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。
王掌柜顺着她的目光看去,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:“少东家放心,这些可都是咱们精心挑选的上好木材,结实耐用得很。这百草堂,将来肯定能成为晋阳城的骄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