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章 分工(2 / 2)

“国家军事强大,就靠你们了!”

专家团队听到鹰酱的霸道,也是义愤填膺。

纷纷表态,一定会抓紧时间研究,全部吃透这架飞机的技术。

每个队伍都分配到了不同任务。

其中,专家团队有三个院士,司马院士负责雷达,张院士负责航电设备,杨院士负责机体。

朱振龙看到专家团队的信心,欣慰之情溢于言表,清了清嗓子。

“另外,上级表示,哪个团队先行研究出重大成果,将算集体一等功,如果个人有优秀表现,将会获得个人一等功!”

“嚯!集体一等功?”

“嘿!还有个人一等功?”

“手笔真大啊!”

在场的不是科研机构,就是高校,都是体制内的,集体一等功不仅是荣誉,更是行走的升职保证,而且还是升两级起步。

要是个人一等功,连升三级是基本操作,更代表入了上面的眼。

前途不可限量!

哪个人不想更进一步?哪怕是科研人员。

有了更多的经费和权限,科研之路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一。

成果都是靠钱和人才堆出来的。

这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。

大会开完以后,就是三个团队的小组会。

司马院士带领的小组会上。

“我们初步的时间是2周,我们南方研究所带领南方航工大等两所高校,由我领头,研究雷达系统。”

“其他组分别有北方研究所带着北方航工大等四所高校,由张院士领头,研究航电系统。”

“西方研究所带领西北工大,由杨院士领头,研究飞机本身。”

“我们这个组的任务是研究EP-3的雷达,硬件部分主要是搜索雷达、波段搜索器、接收器和Big Look天线组。”

“软件部分是主系统计算机系统、时间密码发生系统、信号和数据系统。”

“我们这个组是任务最重的,就靠大家了!”

钱教授立刻站起来:“我们南方航工大来了26人,一定会在最短时间研究出成果!”

看到南方航工大领队第一个表态。

南方理工大的领队李教授面部抽了一下,当即也表了态。

虽然对钱教授刚才拉偏架不满,但是毕竟这是为学校争光的场合。

俞幼熙在后排小声对路天穹说:“看来我们钱教授信心很足啊,都敢第一个表态。”

路天穹觉得这个钱教授第一个表态的“觉悟”很有意思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