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辉看了看四周,压低声音说道:“林先生,不瞒你说,因为之前可能存在情报泄露的情况,行动筹备进度受到了一些影响。上头正在彻查,同时对行动计划也进行了一些调整。”
陈默心中一紧,问道:“那调整之后,行动的大致方向和重点有没有变化呢?我对这些实在好奇,当然,如果不方便说,您就当我没问。”
刘辉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林先生,看在你为党国尽心尽力的份上,我就跟你透露一点。行动方向基本不变,但重点加强了对几个关键地区的控制,以防止共军的突袭。具体的细节,我也不能再多说了。”
陈默心中明白,刘辉能透露这些已经是极限了。但这些信息对党组织来说同样重要,他必须尽快将其传递出去。
然而,此时国民党内部的清查行动仍在继续,传递情报变得比以往更加困难。军统对所有可疑人员和可能的情报传递渠道都进行了严密监控,陈默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监视。
陈默决定采用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传递情报。他利用自己在“社会贤达”圈子里的社交活动,结识了一位经常往返于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商人。这位商人表面上从事正当生意,但实际上与一些地下势力有往来,陈默通过观察发现他对国民党的统治并非完全忠诚,有一定的利用价值。
陈默与这位商人接触一段时间后,逐渐取得了他的信任。他将情报巧妙地隐藏在一份商业文件中,交给商人,让他帮忙带到指定地点,交给一个看似普通的路人。这个路人实际上是党组织安排的接头人。
就在商人准备出发时,军统的特工突然对他进行了盘查。原来,军统在清查过程中,发现了一些与商人相关的可疑线索,将他列为了重点怀疑对象。陈默从商人头顶“完了,被军统盯上了,这下该怎么办”的词条中,得知了这一紧急情况。
陈默知道,自己必须再次冒险营救。他通过在国民党内部结识的人脉,找到一位与军统高层关系密切的官员,向他说明商人是被冤枉的,并承诺给予丰厚的回报。这位官员在利益的驱使下,出面干预,要求军统放人。
军统虽然不情愿,但也不敢违抗命令,只好放走了商人。商人感激陈默的救命之恩,按照约定将情报送到了接头人手中。
陈默再次成功传递了情报,但他清楚,每一次传递情报都是在刀刃上行走,风险越来越大。国民党内部的清查行动不会轻易停止,他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。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,陈默必须继续坚守,与敌人展开更加艰难的博弈。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重重危险中坚持多久,但为了革命事业,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,继续为党组织获取关键情报,直至迎来胜利的曙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