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一鸣诧异地看向夏莹莹,“姚正鸿有这个才能,在省级和国家级地期刊发表文章么?”
别说是姚正鸿高中的水平,就算是现在,姚正鸿也没有这个才能,并且陆一鸣从来没听说过,发表几篇文学类的文章就能被汉东大学破格录取的。
陆一鸣在大学期间因为成绩优异,也经常参加一些志愿活动,就读大二、大三时,陆一鸣曾有机会在汉东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做过志愿活动,他了解过汉东大学的招生政策,并没有发表文学类的文章就能够破格录取的这一类政策。
姚正鸿能够被“破格”录取,陆一鸣怀疑这里面可能会有什么猫腻。
这些只是怀疑,在没有证据之前,陆一鸣不能下定论,不然会影响他的判断,不过这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的方向。
“我觉得姚正鸿没有这个能力。”
夏莹莹再次陷入沉默,几秒钟继续缓缓开口道:“他发在省级期刊上的其中一篇文章是我的。”
陆一鸣顿时明白,为什么夏莹莹对姚正鸿总是不屑、轻蔑的态度,敢情是两人还有这样的纠葛。
夏莹莹在高中时,就文采斐然,撰写一些文章后,就让她们的班主任帮忙发表,夏莹莹的班主任还告诉她,文章差点就获奖了,让夏莹莹再接再厉。
夏莹莹信以为真,直到她在期刊上看到自己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姚正鸿,她拿着期刊去找班主任对峙,最后情急之下,班主任矢口否认,是班主任拿了夏莹莹的文章给了姚正鸿。
当夏莹莹问,为什么是她时?
班主任告诉她,因为两人都是高中生,文笔和思维状态,都较为接近,所以就选了她。
碍于姚忠贤的权势,这件事情甚至没能传出夏莹莹的班主任那里,不然夏莹莹就要被取消相应的奖学金和补助,那是她减轻家庭负担的重要来源。
所以在夏莹莹的眼里,姚正鸿其实就是一个依靠父辈福荫庇护的败家子。
对于姚正鸿会窃取夏莹莹文章这种事情,陆一鸣一点都不感到意外,他的成绩差点就被姚正鸿给窃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