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到黑点,我想到了眼睛。”时昔努力的抓着笔,在纸上写着。
笔画歪歪扭扭,一些字甚至都缺胳膊短腿的,但时昔还是一笔一划的认真写着:“我的心情,开心!”
‘那作品寓意呢,时昔?’
“唔……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!”时昔写下这么一句后,又接着写,“它现在不是小黑点了!是眼睛!”
写完以后的时昔就把纸交给了老师。
老师上下左右每个方向都看了一遍,实在没看懂时昔画了什么,只能又去看时昔写的字。
费了好一番力气,她才把时昔的字“翻译”出来。
“这是……你的朋友?”老师艰难的问出口,得到了时昔肯定的答复,又陷入了自我怀疑中。
就算她认出了字,但这个奇形怪状的生物,究竟是什么??
人?动物?衣服?玩偶??
还是……幻想朋友??又或者是,时昔还处在“泛灵”阶段?
老师又看向时昔的作品寓意:“……原,原来是眼睛呀!嗯!嗯,很不错的想法,‘我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’!时昔同学先回座位吧!”
接下来,老师把所有同学的作业纸都收了上来。
有些孩子画了珍珠奶茶,有些画了汉堡。
还有一些画着星空,或者是猫猫狗狗,又或者是一个简单的“?v?”。
每一个孩子的作业都不同,他们的想法有趣极了。
“大家的画都非常棒!”老师给他们鼓着掌,夸赞着每个人的画。
周一画着许多的糖块儿,他的作品名写着“分享”,寓意则写着:“我想拥有很多糖!和大家一起吃!!”
这种奇妙的课堂,时昔是非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