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墨痕惊澜
寅时三刻的刑部案牍库泛着陈腐的纸墨味,石静娴伏案勾勒河督溺亡案的尸格图。狼毫尖蘸着朱砂,工笔细描死者咽喉处的索沟——那是她昨夜偷验尸身时发现的端倪。
"殿下,索相递了帖子求见。"侍卫隔着门禀报。
她笔锋一滞,宣纸上顿时洇开个血珠似的红点。索额图近来总试探"太子"对吏治的态度,怕是要借这桩牵扯八旗贵胄的案子作筏子。
"就说孤在研究治河方略。"她将未干的尸格图夹进《水经注》,又用黄绫裹了书卷塞入袖中。廊下青砖结着薄霜,忽见礼部侍郎张英捧着奏匣匆匆而过,书卷滑落竟浑然未觉。
石静娴拾起《水经注》,却见夹页里自己的尸格图不翼而飞。
二、风起乾清
三日后大朝会,石静娴正禀报淮扬河堤修缮事宜,忽见张英捧着卷轴出列,老脸涨得通红:"臣有本奏!太子殿下私藏淫秽画作,有违储君德行!"
鎏金地砖上哗啦啦展开五尺长卷,赫然是她标注的尸格图。胸腔骨骼被朱砂勾成曼陀罗纹,耻骨联合处标着蝇头小楷"致命勒痕始于此",落在朝臣眼中却成了露骨艳图。
"这…这是太子妃娘娘的笔迹!"大理寺卿惊呼。
石静娴盯着自己画的人体骨骼图,耳边嗡鸣着现代解剖课教授的叮嘱:"永远不要高估古人对科学的接受度。"1
龙椅上的康熙眯起眼:"保成,解释。"
三、舌战群儒
"此乃验尸格目,非诸公所想之龌龊物。"她攥紧袖中黄绫包裹的真本,余光瞥见胤礽扮的太子妃在屏风后捏紧帕子。
"殿下休要诡辩!"都察院御史抖着山羊须,"女子岂可窥探男子躯体?遑论绘此不堪入目之图!"
石静娴忽觉荒谬。这些道貌岸然者能接受《金瓶梅》的直白,却将拯救冤魂的刑侦图鉴视作洪水猛兽。她踏前一步,丹墀上投下的影子如利剑劈开晨光:"诸公可敢随孤往殓房一观?"
朝堂霎时死寂。张英踉跄后退撞翻铜鹤香炉,香灰扑簌簌落在尸格图上,恰似给那具骸骨蒙了层裹尸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