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庆功宴上的醉翁之意(6悬念设置)
鎏金烛台将武英殿照得煌煌如昼,石静娴顶着胤礽的皮囊斜倚在蟠龙纹圈椅上,指尖无意识敲击着《平定朔漠方略》的奏匣——这是今日康熙赏赐的北征噶尔丹战报。
"二哥这《得胜令》唱得妙极!"三阿哥举着犀角杯踉跄而来,他刚听完太子即兴改编的军歌,"'车辚辚兮马萧萧,箭无虚发落双雕',比南府那些酸词强多了!"
石静娴咽下第八杯梨花白,眼前晃动着礼部新呈的《凯风》曲谱。这具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力差得离谱,她恍惚看见奏匣上雕的龙纹在游动,张口便哼起昨夜哄小格格睡觉的调子:"摇啊摇,摇到...外婆桥..."
殿内霎时寂静。九阿哥的鼻烟壶"啪嗒"掉进十阿哥的汤碗,溅起的水花落在四阿哥玄色蟒袍的前襟。
二、摇篮曲里的刀光剑影(3角色矛盾塑造)
四阿哥捏紧筷箸,青瓷碗底映出他绷紧的下颌线。那首《摇篮曲》的旋律竟与额娘临死前哼的满语童谣有七分相似——那个因辛者库出身被阖宫践踏的女人,连葬入妃陵都要被剜去碑上名讳。
"二哥醉了。"他起身搀扶太子,指尖触到对方袖中硬物。借着宽大袖袍遮掩,指腹摸出是枚刻着萨满神纹的骨哨——粘竿处暗桩上月禀报,太子曾在景山与蒙古喇嘛密会。
石静娴浑然不觉危险,顺势勾住老四脖子继续哼唱:"狼来咯,虎来咯,老和尚背了鼓来咯..." 热气混着酒香喷在四阿哥耳后,他猛然想起《清稗类钞》记载:祟厉附身者,最喜扮作至亲模样惑人心智。
三、永和宫里的月光刃(9历史细节重构)
三更梆子响过,四阿哥跪在永和宫偏殿的佛龛前。乌雅氏生前最爱的鎏金弥勒像被月光镀了层冷釉,供案上摆着白日从太子袖中顺来的骨哨。
"主子,查清了。"苏培盛捧着密函跪在阴影里,"这纹样是科尔沁巫师召请'孛额'(蒙古萨满神灵)所用,去年太子爷巡幸塞外时..."
四阿哥突然抓起案上《御制历象考成》,哗啦啦翻到月食图解那页。三日前钦天监奏报的"荧惑守心"天象,与康熙二十三年太子出花那夜的星图完全重合——而那夜接生的嬷嬷,正是太皇太后从科尔沁带来的萨满后裔!
"备轿。"他将骨哨藏进装《孝经》的锦匣,"去南书房请见汗阿玛。"
四、乾清宫里的父子机锋(12历史原型改编)
康熙正在批阅石静娴白日呈上的《刑狱改良疏》,朱砂在"允许女囚携幼子服刑"处晕开一团红痕。听闻四阿哥求见,他随手将太子昨日进献的紫貂大氅披在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