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瓦上的洋钟声响彻紫禁城时,石静娴正用朱砂笔圈着黄历上的吉日。 案头那架嵌珐琅铜镀金自鸣钟咔嗒作响,倒像在嘲笑她这个女帝的困局——西洋使团呈上的十二时辰报时钟,本该是万国来朝的祥瑞,此刻却成了撬动她皇权的楔子。
"陛下,广济寺僧众跪在午门外,说洋钟亵渎佛祖!"女官捧着奏折的手在抖。石静娴瞥见奏折末尾盖着九门提督的私印,那是惠妃的父亲。三日前这老狐狸还赞她"开海运纳夷器有圣祖遗风",转眼就将西洋钟与白莲教妖器混为一谈。
胤礽掀帘进来时带着一身檀香,那是刚从慈宁宫安抚太后的余味。他修长手指抚过钟摆的金色葵花纹:"葡萄牙人在这刻了耶稣受难图,你猜他们传教士在酒宴上说什么?'机械之巧终将取代香火之愚'。"镜中映出他讥诮的眉眼,倒比龙椅上着十二章纹衮服的石静娴更像帝王。
这场风暴比预期来得更快。翌日大朝会,都察院十三道御史联名弹劾工部侍郎私通洋教,折子里夹着从自鸣钟暗格搜出的拉丁文《圣经》。石静娴抚摸着奏折边沿——那里有胤礽用胭脂画的暗记,提示惠妃兄长昨夜秘密会见了广济寺住持。
"陛下可知嘉靖年间利玛窦进贡自鸣钟,群臣皆称奇?"她忽然含笑望向阶下面色铁青的惠妃党羽,指尖轻叩龙椅扶手上的翡翠压襟——那是二十年前与胤礽互换身体时的信物1。"当年严嵩在《铃山堂集》里写'机关精巧夺天工',怎不见有人说他通敌?"
满殿寂然。老臣们想起这位女帝初掌朝政时,正是用这翡翠压襟里的解剖图破了漕运沉尸案。工部尚书突然出列:"禀陛下,葡萄牙使团称此钟能预知日月食!"这话引得钦天监官员怒目而视——自顺治朝汤若望案后,测算天象从来是钦天监禁脔。
石静娴在袖中捏紧胤礽递来的纸条,上面是他模仿葡萄牙传教士笔迹写的"上帝之怒将显于朔月"。她忽然笑得像个抓到猎物的小狐狸:"既然都说此钟通神,不如请高僧与传教士同观月食?若钟响时恰逢天狗食月…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