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这么做让人工成本大幅增加,但凭借前期销售高利润商品积累的资金,后续规模化运作时便不会感到压力。
未来,李伟还计划开设大型综合超市,即B2C模式。
那时,他就无需再像现在这般挨家挨户配送货物,而是直接取代这些零售商铺。
哎呀,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分?
李伟一边听沈经汇报工作,一边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,越想越觉得内心不安。
但这也不能全怪自己,这些都是从后世的那些电商平台那里学来的。
商场如战场,他也只能变得强硬起来。
嗯,都是他们的错,李伟不断说服自己的良知。
“这些人暂时不用操心,将来我自有打算。"李伟等沈经说完说道。
“那个……阿布,你那边情况如何?”
“回禀大人,近期我们的送货量激增,手下人都非常忙碌,有些应接不暇。"
阿布如实回答。
李伟曾叮嘱过他与来福,在外人面前称呼自己为会长即可,不必称老爷,更不能自称为奴才,因为他们二人如今已是商会的核心管理者,这种身份不利于开展工作。
不过阿布坚持要叫老爷,幸好没有自称奴才之类的话,李伟也就不再追究。
“嗯,以后不要再用小推车了,全部改用大车吧。
提前统计好各家店铺的订单,用大车统一收集货物并配送,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。"
李伟沉思片刻后说道。
早期由于店铺和供货作坊分布较散,货物不多,只能靠人力频繁往返。
但随着货物增多,采用大车集中运输成为必然的选择。
目前货源主要来自京郊各作坊以及外地行商,行商的货物通常存放于官办的客栈或塌房中。
这里的塌房并非坍塌的房子,而是专供行商居住的地方。
这两处场所不仅为商人提供食宿,还顺便收取税费,由户部管辖,京城内称作宣课司,外地则叫通课司。
阿布和来福是商会的重要支柱,分别负责平台建设和物流管理,这是商会的核心部分。
至于交给沈经管理的产品作坊,虽然现阶段利润很高,但之后会被逐步淘汰,并非重点业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