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带着笑意起身,缓缓退出,随后急急忙忙地去找别的妃嫔了。
第二天,李伟因屁股受伤,沐英暂且放过他,他就待在家中养伤,不去上朝。
通常情况下,官员被打后仍需履职,李伟的行为无疑是在旷工。
然而,暂时无人对此过问,因为朝廷此刻正为他的事情争论得不可开交。
“陛下,李侍郎直言敢谏,实属忠诚之举,虽有逾矩,却情有可原,请陛下从轻发落。"
韩宜可站出来慷慨陈词。
“陛下,李大人所为虽然鲁莽,但出发点是好的,还望陛下给予宽容。"
薛祥随之附议。
“陛下,臣以为韩大人与薛尚书之言甚是。
李侍郎虽越权行事,但他所言亦合乎道理。
若仅凭永嘉侯一面之词便将其处死,实在欠妥。"
新任吏部尚书阮畯出言道。
紧接着,众多御史乃至赵本、张宗艺等人也纷纷为李伟辩护。
朱元璋目光如炬地看着这些大臣,将他们脸上的表情、话语中的含义,以及内心的盘算看得一清二楚。
其中有人确实是真心想帮助李伟,比如韩宜可、薛祥以及几位御史。
但更多的人则是别有用心。
李伟的鲁莽行为,让他们看到了再次插手相权的机会。
虽然这次阻挠圣旨的是李伟这位“奸臣”,但这无关紧要,毕竟李伟同样属于文官体系。
一旦他成功,其他人便可效仿。
朱元璋早已洞察这一切,因此今日上朝便要罢免李伟的职务,而且内阁成员也将重新洗牌,吴伯宗也因此被降为翰林检讨。
然而,当群臣得知李伟的所作所为后,却一致表示反对,其意图昭然若揭。
所以朱元璋无论如何都要将李伟撤职,否则日后内阁势必难以控制!
"李伟独断专行,竟敢违抗圣旨,我们未将其处死已属格外宽容!"
朱元璋语气冰冷,目光如刀,扫视着满堂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