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晚,王直和胡宗宪算是话不投机,不欢而散。
接下来形势的发展,大大出乎意料。严嵩并没能很快斗倒德公公,反被他拖进泥潭,即那样无论怎样努力,都只会越陷越深、逐渐恶化的境地。
两人之间各聚了一帮大臣,每日都明争暗斗。照理说,严嵩早已独揽朝中大权。只论这朝堂之上,虽非真龙,也能算地头蛇。而德公公本是内宫的人,硬要插手朝政,根基不稳不说,还是极大的越位。是非曲直,高下立判。
但偏偏德公公就是顺风顺水,斗得严嵩处处吃瘪。每隔一段时间,严嵩的亲信党羽中,便会有一人,被抓着小辫子,受批一通后,遭贬换职。而顶替上位的大臣,就算不是德公公的人,也是与严嵩不相交好的。
德公公的主业——东西厂和锦衣卫,本就精于情报工作。严嵩底下很少有真正干净的,于是便悲剧了。每揪出一个,都是人赃俱获、铁证如山。就算严嵩有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的能耐,也是输得没了脾气。
时间一长,原本人多势众的严嵩权力集团,也被慢慢掏空了。按照一贯的称法,严党的天下,渐渐变作了阉党。
眼瞅着,局面越来越不利。严嵩也奋起余勇,找了些德公公下边人的茬,想要翻盘。可哪怕同样是证据确凿,到了皇上那里,把理一评,还是不行。
思来想去,那德公公毕竟侍奉在皇上身边久了,是皇上真正的亲近。因此皇上在做重要决断时,都有意无意地偏了心。严嵩也只能一边这么想着,一边干巴巴地看着形势越来越恶化。
随着严嵩在京里边的不断失利,王直和胡宗宪的处境都微妙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