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最后一件。"她深吸一口气,拿起怀表。金属外壳锈蚀严重,但背面依稀可见"ZH.S 1946"的刻痕。
触碰的瞬间,季瑶如遭电击!这段记忆不仅强烈,还被某种力量刻意扭曲过。她看到交错重叠的画面:一艘燃烧的轮船,漆黑的地下室,穿中山装的男人举起手枪...所有场景都笼罩在诡异的红色滤镜下,就像...
"记忆篡改。"季瑶放下怀表,摘掉手套,"您祖父的怀表被人为污染过。这些红色记忆不是真实的。"
周教授脸色发白:"那么真相是?"
"需要更深层次的读取。"季瑶走向工作室东侧的屏风,"这叫'记忆共振',同时连接多件物品的原始记忆。过程可能会...不太舒服。"
屏风后是特制的工作区——地板上镶嵌着七块黑曜石组成的星阵,中央摆放着铜制托盘。季瑶将三件物品呈三角形放在托盘上,示意周教授坐在对面的椅子上。
"我需要您的一滴血。"她取出消过毒的采血针,"直系血缘能增强连接。"
周教授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指。血珠滴在托盘中央时,季瑶同时触碰三件物品,闭上眼睛。
世界在黑暗中重组。
这一次,记忆如全景电影般展开。1946年冬,周翰声与六位同仁确实计划赴美,但他们要带走的不是普通行李,而是记录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胶片与证词。出发前夜,一个自称"历史净化委员会"的组织突袭了他们的藏身处...
季瑶"看"到穿中山装的男子们粗暴地翻检皮箱,将胶片扔进火盆。周翰声试图阻止,被枪托击中额头。就在混乱中,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——年轻时的苏婉清!她不过二十出头,却已经戴着那副标志性的单片眼镜,冷静地指挥着销毁行动。
"记忆必须净化。"年轻的苏婉清说,"这些画面会影响民族士气。"
季瑶想看得更清楚些,却突然被拉入另一个维度。这段记忆被深埋在周翰声的怀表最深处:七个人被秘密关押在某个疗养院,每天被强制观看"修正"过的新闻影片。某天深夜,周翰声设法将怀表塞给来送饭的勤杂工...